首页> 中文学位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hsCRP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6h】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hsCRP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入选标准

1.3排除标准

1.4 研究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基本资料比较

2.2 hsCRP、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的比较

2.3 UAP患者体内hsCRP与PTS分子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3讨 论

4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测定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体内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栓前状态的分子标志物的水平,初步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并由此推测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与炎症反应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是否促进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形成。
  方法:
  选择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因胸部不适可疑患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入院的患者144例,入院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进行检查,其中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59例(UAP组),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2例(冠脉硬化组),冠脉未见明显异常的正常人43例(对照组)。所有入组患者于入院后第二日空腹测定血糖、TG、TC、HDL-C、LDL-C、肝肾功能、D-二聚体、FIB、TpP、hsCRP以及vWf的水平,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性,并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hsCRP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血栓前体蛋白)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1)分析显示,UAP组、冠脉硬化组患者体内TC、TG、LDL-C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TC、LDL-C的水平要高于冠脉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UAP组患者体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记物(TpP、FIB、vWf、D-二聚体)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冠脉硬化组(P<0.05),冠脉硬化组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
  (3)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UAP患者体内的hsCRP水平与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TpP、FIB、vWf、D-二聚体)的水平及变化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
  结论:
  (1)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可能是促进冠状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其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有意义。
  (2)UAP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hsCRP、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的变化,说明 UAP患者体内存在严重的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倾向,并且两者变化的程度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可能在 UAP病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测定这些指标对于判定UAP患者病情及严重程度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