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和谐社会建设下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h】

和谐社会建设下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2 中职院校德育与和谐社会概述

2.1 德育概念

2.2 中等职业院校德育相关内容概述

2.3 中等职业院校德育的重要性

2.4 和谐社会的内涵

3 当前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中职学生品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3.2 中等职业院校德育问题的主要表现

4 中职院校德育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4.1 社会原因

4.2 学校原因

4.3 家庭原因

5 改进中职院校德育问题的对策

5.1 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体系

5.2 构筑一体化的大德育环境

5.3 培养中职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的战略性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努力建设美好社会,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是现代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社会理想。教育作为和谐社会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作用。而德育教育在学校的各项教育中位居首位,与学校的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意义重大,对学校的长足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职业教育又肩负着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基层劳动者,提供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主要组成部分的中等职业教育,在通过国家各级政府重视、支持和推动下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明显的问题,其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更是制约中等职业教育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院校的学生不完全相同,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与普通中、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也不完全相同。本文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中职院校德育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分别对和谐社会和德育的相关概念和内容进行说明后,提出了中等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在社会发展、学校发展和学生本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宏观上概述了和谐社会与德育教育的关系,以及和谐德育的概念和内涵意义。通过对大量相关资料的整理以及对太原市部分中职院校的走访和调查,总结了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中等职业院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中职学生缺乏职业理想、道德真空严重、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诚信缺失以及自控能力不足,中职院校德育目标脱离实际、德育内容偏失严重、德育管理不到位和授教者自身存在不足等相关问题。造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的原因:第一,社会原因,来自社会风气和文化市场的影响及网络的发展对学校德育工作形成了冲击;第二,学校原因,教育的功利性导致学校德育理念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不合理的管理思想制约了学校德育的功能、部分教师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不良思想导致学校德育效果大打折扣;第三,家庭原因,家长对于子女的期望值不切实际、家长自身素质偏低、家庭教养方式极端和其它家庭因素造成子女思想道德品质畸形;第四,学生自身原因,学生的消极心理、悲观情绪以及情感漠视对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效果产生了直接影响。针对中等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对前文的研究,在依据国家对于中职教育最终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等职业院校德育教育问题的一些针对性意见和切实有效的对策:第一,中职院校应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体系,制定合理的德育目标,突出德育内容的重点,科学地运用德育方法,多方面拓宽教育途径,完善德育教育的管理机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优化学校的综合德育环境;第二,构筑一体化的大德育环境,使得德育向社会延伸、向家庭延伸,确保德育教育系统三位一体的有效连接,保证德育教育的效果切实有效;第三,着重培养中职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形成对德育教育的助推力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改善和加强中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实现为企业、社会和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基层劳动者,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