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文本阅读中背景信息通达机制的研究
【6h】

文本阅读中背景信息通达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文本阅读的含义

2.2 文本表征研究

2.3 文本阅读通达机制的研究

2.4 文本阅读的影响因素研究

2.5 文本阅读的理论

2.6 文本阅读的研究范式

3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3.1 问题提出

3.2 研究假设

4 实验一 文本长时记忆中背景信息的加工过程

4.1 实验1a

4.2 实验1b

4.3 实验1c

5 实验二 文本长时记忆中背景信息加工的意识性

5.1 实验2a

5.2 实验2b

6 总讨论

6.1 文本长时记忆中背景信息的加工过程

6.2 长时记忆中背景信息加工阶段的意识性

6.3 文本阅读长时记忆中背景信息的通达机制

7 结论

8 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文本阅读是人们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对文本进行解读、内化并在头脑中建构独特认知结构的一种模式。背景信息的通达机制是指读者在阅读文本时会激活先行背景信息,同时整合当前信息,最终表征文本成为连贯的整体。因此关于背景信息的通达机制的研究是文本阅读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文本阅读其他方面的研究须以这一过程的合理揭示为前提。
  本研究首先对文本阅读的含义、发展概况及通达机制的理论研究、过程、影响因素与研究范式进行了总结与梳理,分析了各理论研究之所以存在分歧的原因。文本阅读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不仅是文本性质,读者阅读策略、阅读目的的不同也会影响文本表征的形成,各理论派别之间的分歧很有可能是受到这些因素影响。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区分了不同的适用条件,对传统理论进行了整合。本研究在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连贯与焦点两种不同性质的文本,拟使用行为实验与独立-记得知道范式,通过两个实验研究来探讨阅读时文本长时记忆中背景信息的通达机制。
  实验一主要探讨读者在阅读连贯文本与焦点文本时背景信息的通达情况,共包括3个分实验,其中实验1a探讨的是读者在阅读连贯文本时对背景信息的加工是否存在激活与整合阶段,进行两因素被试内设计,记录两种条件(一致与恢复一致)下目标句前后探测词的再认反应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实验1b、1c探讨的是读者在阅读焦点文本时对背景信息的加工是否存在激活与整合阶段,进行两因素被试内设计,记录两种条件(一致与恢复一致)下目标句前后探测词的再认反应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二主要探讨读者在阅读连贯文本与焦点文本时背景信息加工的文本表征层次及意识性,共包括2个分实验,进行单因素被试内设计,其中实验2a探讨在独立记得—知道范式下读者阅读连贯文本时背景信息加工的文本表征层次及意识性,实验过程中记录被试对再认项目判断(“记得”或“知道”)的比例,并对其进行结果分析;实验2b探讨在独立记得一知道范式下读者阅读焦点文本时背景信息加工的文本表征层次及意识性,实验过程中记录被试对再认项目判断(“记得”或“知道”)的比例,并对其进行结果分析。
  结果表明:
  1.连贯阅读是一个自动的、非策略化的过程;阅读当前信息时处于长时记忆的相关背景信息会被激活,一旦局部连贯无法保持,读者就会整合先行信息与当前信息,从而使文本表征为一个连贯的整体;
  2.焦点阅读则是一个积极的、策略化的过程;读者阅读时背景信息会被即时激活并更新,建构新的心理表征,阅读当前信息时会激活工作记忆中的信息,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由于被即时更新,不会发生激活;
  3.在阅读连贯文本时背景信息命题表征是一种无意识加工,情境模型的建构也是一种无意识加工;
  4.阅读焦点文本时背景信息命题表征是一种无意识加工,而情境模型的建构是一种有意识加工。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揭示了文本阅读中背景信息的通达机制,表明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由于文本性质的不同,读者对连贯文本与焦点文本的加工过程的确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文本阅读的实质,深化文本阅读加工相关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支持了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