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代刘公案系列鼓词刘墉形象之演变
【6h】

清代刘公案系列鼓词刘墉形象之演变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承诺书

引言

第一章刘墉本事

1.1刘墉的家世

1.2刘墉的政绩

1.3刘墉与“文字狱”

1.4刘墉与和珅之对抗

1.4.1官职

1.4.2与皇帝的关系

1.5刘墉的诗和书法

1.6“罗锅”辩

第二章鼓词刘墉形象的形成

2.1现存刘公案鼓词文本概述

2.2刘墉形象的形成

2.3长篇公案类鼓词的兴盛

第三章鼓词作品中刘墉形象的演变

3.1车王府鼓词中的刘墉形象

3.2民国刻本鼓词中的刘墉形象

3.3刘墉和身边的好汉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刘公案》鼓词在清代中后期被说书艺人广为传唱,现今可考最早的文本应是收存于清车王府藏曲本中的《刘公案》鼓词,其大致形成于嘉庆早年,属于刘墉在世时的作品。(人民文学出版在1990年印行了燕琦点校《刘公案》)随后,关于刘墉的故事在民间久畅不衰,又相继出现了《刘公案全传》(一名《左连城告状》)、《绣像刘公案全传》、《旋风案》、《刘何(和)二大人奉旨拿国太(泰)鼓词》、《新刻旋风案》、《新刻白绫记》、《济南府》、《大字足本刘公案鼓词》等说唱曲本。清末时,储仁逊根据当时流传的说唱内容,将其改编为文字更为雅化的章回小说《刘公案》。在民国期间,这些创作于清代的作品被大量石印,刊刻发行。 综观现在传留下来的《刘公案》鼓词书面文本,大致可以分为二大系列鼓词,一为车王府鼓词,二为民国刻本鼓词。车王府鼓词的代表作品是清车王府藏曲本中收录的《刘公案》和后来据此点校出版的同名《刘公案》,讲述刘墉在任江宁知府期间破获的案件,塑造了一个勤政爱民、不畏豪霸、秉公执法、视民如子的刘墉形象;民国刻本鼓词的作品数量多于前者,有《左连城告状》、《绣像刘公案全传》、《旋风案》、《刘何(和)二人奉旨拿国太(泰)鼓词》等,虽书名各异,但内容情节大致无异,讲述刘墉在奉旨捉拿国泰前往山东途中为民伸冤的故事,多夹杂鬼神色彩,情节较为离奇,借此烘托刘墉的聪明机智。另还有清末储仁逊抄本小说《刘公案》,除文字雅化之外,情节内容完全沿袭《刘公案全传》,故本文不再另做探讨。 本文以上述二大系列鼓词文本作为个案,运用了文献调研、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研究方法,首先在分析考察历史上的刘墉与鼓词作品中刻画的刘墉形象的不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鼓词中刘墉形象的形成与演变过程。通过详细剖析其形象的演变传播轨迹,试探索俗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某些规律性和其独特的底层民众民间思想。同时,通过对《刘公案》系列鼓词形式内容的研究,来进一步探索俗文学说唱文学鼓词在清代逐渐走向繁荣鼎盛的深层社会原因和民众民间趋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