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0-羟基苯并喹啉偶氮衍生物的合成及对阴离子的识别研究
【6h】

10-羟基苯并喹啉偶氮衍生物的合成及对阴离子的识别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超分子化学简介

1.2 阴离子识别研究

1.2.1 阴离子作用

1.2.2 阴离子结构特点

1.2.3 阴离子与接受体的作用方式

1.3 阴离子化学传感器的设计

1.3.1 阴离子接受体设计的一般原则

1.3.2 阴离子荧光传感体系

1.3.3 阴离子比色化学传感器

1.4 论文构想、研究内容和展望

1.4.1 论文构想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7-(4-硝基苯)偶氮-10-羟基苯并喹啉的合成及对氟离子的识别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实验过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化合物1的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

2.3.2 化合物1对F-的选择性识别作用

2.3.3 化合物1对F-的定量检测

2.3.4 干扰离子的影响

2.3.5 识别机理初探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7-(2-硝基苯)偶氮-10-羟基苯并喹啉的合成及对氟离子的识别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实验过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化合物2的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

3.3.2 化合物2对F-的选择性识别作用

3.3.3 化合物2对F-的定量检测

3.3.4 干扰离子的影响

3.3.5 识别机理初探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7-(4-氯苯)偶氮-10-羟基苯并喹啉的合成及对氟离子的识别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化合物3的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

4.3.2 化合物3对F-的选择性识别作用

4.3.3 化合物3对F-的定量检测

4.3.4 共存离子的影响

4.3.5 识别机理探讨

4.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化合物图谱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个人简况和联系方式

承诺书

声明

展开▼

摘要

第一章:介绍了超分子化学、阴离子识别的作用,阴离子与接受体作用方式,阴离子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原则,阴离子研究进展,对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阴离子识别与传感的文献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构想。
   第二章:合成了偶氮化合物7-(4-硝基苯)偶氮-10-羟基苯并喹啉(化合物1),并研究了其与AcO-,F-,HSO4-,Cl-,I-andBr-等阴离子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F-具有选择性识别作用,F-导致化合物1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变化,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成了蓝色,从而实现了对F-的裸眼识别检测。其中对F-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10-4-7.5×10-4mol/L,检测限为1.35×10-6mol/L。
   第三章:合成了偶氮化合物7-(2-硝基苯)偶氮-10-羟基苯并喹啉(化合物2),并研究了其与AcO,F-,HSO4-,Cl-,I-andBr-等阴离子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对F-具有选择性识别作用,F-导致化合物2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变化,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成了紫色,从而实现了对F-的裸眼识别检测。其中对F-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10-3-4.0×10-3mol/L,检测限为1.43×10-5mol/L。
   第四章:合成了偶氮化合物7-(4-氯苯)偶氮-10-羟基苯并喹啉(化合物3),并研究了其与AcO-,F-,HSO4-,Cl-,I-andBr-等阴离子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3对F-具有选择性识别作用,F-导致化合物3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变化,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成了红色,从而实现了对F-的裸眼识别检测。其中对F-检测的线性范围为5.0×10-4-3.5×10-3mol/L,检测限为1.90×10-5mol/L。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