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译者在适应与选择中的主体性体现——以《雾都孤儿》三个中译本为例
【6h】

译者在适应与选择中的主体性体现——以《雾都孤儿》三个中译本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古往今来,无论在中方还是西方,翻译在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译学研究也是翻译领域重要的话题。近半个世纪来,翻译研究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很多学者也从跨学科的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了延伸和发展。然而,译者作为翻译过程中最活跃也最积极的因素,却也最容易被忽视。甚至,对于谁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至今翻译界仍有分歧,众说不一。尽管如此,译者地位却在向着积极的方向改变。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生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从以原文为导向转为以译文为导向,译者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由此改变了译者的地位和命运。近二十年来,对译者及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也逐渐成为译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
  译者的主体性研究是目前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议题,翻译界的不少学者及相关翻译理论已经对此进行过不少研究和探讨,并且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这些研究和探讨多少存在着过分夸大译者作用的嫌疑。同时,目前翻译界还没有关于译者主体性研究较为系统的观点和理论支撑,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仍处于“婴儿期”。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第一次尝试从本体论出发进行翻译研究,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说为哲学理据,建立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并提出“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胡庚申教授(2004)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行为”。由此,翻译成为译者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最终结果。这一理论对译者适应选择的强调与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不谋而合。
  本文试图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来研究译者的主体性,并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多维度的主动性适应与选择所体现和发挥出来的译者的主体性。同时,本文以《雾都孤儿》三个中译本为例,通过分析三个译者在不同的翻译生态环境中如何做出主动性的选择及适应,进一步证明该理论的可行性以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发挥,这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等。
  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综述部分。首先,在本章,作者回顾梳理了前人在翻译适应选择论,译者主体性等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局限,简单介绍了狄更斯及其作品,以及对文中所选定的三个中译本及其译者的介绍。同时,作者对于本文的理论框架翻译适应选择论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作者首先详细介绍了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并且阐明了翻译适应选择论与译者主体性的关系,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其次,作者对《雾都孤儿》三个中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进一步证明翻译适应选择论在指导研究译者主体性上的可行性,以及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从社会、文化和人际三个维度上做出的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从而译者的主体性得到彰显和充分发挥。
  第四章作者得出结论,主要包括研究发现,研究意义、本文研究的局限和不足以及对于未来研究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