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中学语文活动课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6h】

对中学语文活动课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引 言

一、语文活动课的内涵及意义

(一)语文活动课的内涵

(二)开展语文活动课的意义

1、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2、有助于优化中小学课程结构

3、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充分发展

二、语文活动课的主要理论依据

(一)皮亚杰与建构主义理论

(二)杜威与“做中学”

三、语文活动课的基本特征

(一)开放性

(二)自主性

(三)创造性

(四)实践性

四、语文活动课的功能

(一)强化语言表达功能

(二)优化学科育人功能

(三)活化思维训练功能

(四)深化智慧发展功能

五、语文活动课教学中教师的设计

(一)设计原则

1、目标性

2、针对性

3、灵活性

4、全体性

(二)活动设计精巧,创造性地驾驭课堂

(三)具体实施

1、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2、注重帮助学生体验、发现和探究

3、善于辅助学生形成创新能力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国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科技迅猛发展,严峻的形势要求教育培养出具有良好素质和多方面能力的人才。由于其自身的弊端,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作为教师,应重视语文活动课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语文活动课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杜威的“做中学”等理论的支撑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它是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和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下,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能力、智力和组织协调性的训练,从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增进同学间的合作意识的一种课程。  本文根据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提出了开展语文活动课的重要意义,揭示了语文活动课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并探讨了语文活动课教学中教师的设计。  语文活动课教学中教师的设计:  1、设计原则:目标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全体性。  2、活动过程的设计:从活动课的准备到活动课的导入,再到活动课的实施,最后是活动课的总结和评价。  3、具体实施:一是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注重帮助学生体验、发现和探究。三是善于辅助学生形成创新能力。  本文得出的结论是: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际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宣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活动课教学与新课标精神中强调的实践性的需求是一致的。  2、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重视语文活动课教学,就要在开放的时空里,尽可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在语文活动课教学中,教师既不能“霸占”课堂不放,也不能放任学生自流。教师的角色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活动过程的设计者和引导者转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