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土叙事转型
【6h】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土叙事转型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导论

一、文化冲突与乡土叙事立场转型

二、本土意识与乡土叙事结构转型

三、存在家园与乡土叙事话语转型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乡土小说所赖以存在的文化语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市场经济迅速蔓延,文化冲突不断加剧,传统文化遭遇到更为严峻的挑战。随之,文学的审美意识也发生了新的变革,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叙事转型就成为一种必然,这种趋势主要体现为作家主体意识的强化,艺术观念的突破,多元格局的形成。 面对新的文化语境和文学实践,90年代曾经出现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中国乡土小说史》等有关乡土小说研究的专著和丁帆、陈继会、范家进等著名学者组成的研究队伍,研究成就斐然。但是,传统的研究方法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无论是对乡土小说内涵的界定,还是对其艺术观念的探索,都需要我们立足于当下的文化语境,结合其固有的特性,重新展开理论和创作的反思、创建。本文力图打破过去那种将文化与叙事分割开来研究的模式,从以下三个方面对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叙事展开探讨。 一、文化冲突与乡土叙事立场转型进入90年代之后,乡土小说叙事流派鲜见于文坛,作家们更加关注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文化冲突的加剧和作家个体意识的觉醒导致了乡土叙事立场的转型。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叙事在坚持人文精神关怀与地域风情刻画的同时,开始从乡土批判/乡土抒情的二元对立格局中走出,步入一个极富个性化的多元格局。启蒙叙事在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中不再一枝独秀,作家们纷纷摆脱了“大一统”或“小一统”的格局,在反思既有叙事立场的同时,致力于个体独特价值立场的建构。或重返“历史的缝隙”寻找永恒的诗意,或焦虑于当下乡村的现实探求乡村生命的律动,或直面人类的价值迷失建构诗意的家园……哲学的、历史的、文化的、人性的叙事立场最终带来了乡土小说叙事的多样景观。 二、本土意识与乡土叙事结构转型应当看到,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对各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构成了挑战,另一方面则促成了各民族本土意识的觉醒与强化。以往的乡土小说叙事往往拘泥于单一线性结构,艺术形式缺少变化。随着文化冲突的加剧,乡土世界变得日益繁复驳杂,现有叙事结构根本无法满足“新”乡土叙事的要求。作家独特的文化追求催生了新颖独特的叙事结构的诞生,传统叙事美学重新回到了乡土小说家族中。索源体、独白体等叙事结构不但有利于发掘乡土文化的深层内涵,而且有利于展示乡村人性的复杂性。更具先锋意味的是,最近几年还出现了一些空间叙事结构小说,散文体、词典体、方志体等立体化结构样式为我们建构起了一个个前所未有的艺术世界。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建构了传统文化笼罩下的诗意乡村,哀叹现代人回归家园之梦的无望。 三、存在家园与乡土叙事语言转型面对全球化的扩张,汉语写作的主体性问题越来越成为中国作家关注的问题。乡土小说叙事语言立足于本土文化,吸收借鉴方言、歌谣、古语等民族语言资源,运用反复、独白、狂欢化等语言手法,朝着民族化、个性化方向迈进。乡土小说语言的重建不但加强了汉语言的创新能力,而且增添了乡土小说的本土色彩。但其极端化的语言实验无形之中构成了对小说艺术的伤害。因此,当下文学语言的创新依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结语: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之后)乡土小说叙事的变革对整个小说叙事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本土化、寓言化与个性化、多元化变革具有审美超越的韵味,开拓了中国文学的新领域。但是,处于文化转型中的乡土叙事依然缺乏原创性的努力,依附性、趋同性写作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