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研究——以山东为例
【6h】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研究——以山东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

3.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制度环境建设

4.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5.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试点示范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己成为全社会的共识。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胡锦涛同志首次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央正式将其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以来,中央加快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因此,本论文依托山东省软科学招标课题《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研究提出山东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思路、制度环境、科技支撑体系和试点示范体系,选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分析。通过分析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给出了本文对于循环经济内涵和三原则的理解,并在分析国内对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不同理解的基础上,界定了本文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研究的范畴,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2.山东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分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山东省缓解资源环境以及国外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压力、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思路,包括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环节和领域、重点行业等方面。 3.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制度环境建设。以政府、企业、公众为三大主体,构建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合理制度安排。 4.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论述了科技对于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支撑作用,研究、提出了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相关技术体系,进一步提出了山东基于当前省情应大力发展的先进适用技术。 5.山东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试点示范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山东省加快循环经济型企业试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试点和区域循环经济试点的框架体系和目标。 本论文在分析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战略目标和相应的制度环境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和试点示范体系,体现了创新性,对于加快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