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小学教师生存状况与对策研究——以滨州市166名教师为例
【6h】

农村小学教师生存状况与对策研究——以滨州市166名教师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对象、方法和过程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的界定和相关研究现状

一、基本概念界定

二、生命教育的背景

三、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现实审视

一、调查基本情况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农村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

(二)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待遇不尽人意

(三)农村小学教师的身心状况不良

(四)农村小学教师的发展环境不佳

(五)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

(六)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缺失

(七)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命意识淡漠

第三部分影响农村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社会方面的因素

二、政府方面的原因

三、主管部门的原因

四、学校层面的原因

五、教师自身的原因

第四部分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对策

一、改善社会大环境为农村小学教师形成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

二、政府要大力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

三、主管部门要树立人本和服务理念

四、优化校园建设,提高学校领导素质

五、农村小学教师要注重自我的发展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在大力倡导生命教育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也需要关注教师的生存与成长。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面广量大,农村教师占我国教师总量的一半,其中的80%是农村小学教师,[1]他们的生存状态理应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关注这一主体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有助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需要。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初步对滨州市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现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若干对策。 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是:在现实社会中滨州市农村小学教师对社会地位的自我认定较低;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尽人意;他们的工作负荷较重,身心状况不良:他们的工作环境不佳;他们的专业发展不理想;他们的生命意识比较淡漠。影响这种状况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层面、政府层面、主管部门层面、学校层面和教师自身五方面。据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一、要改善社会大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二、政府要大力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地位与待遇;三、主管部门要树立人本和服务理念;四、要提高农村小学领导的素质与能力;五、农村小学教师要注重自身发展。 整篇论文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的调研、访谈、观察和亲身实践撰写而成,期望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能为同行提供一点参考。

著录项

  • 作者

    张道祥;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学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戚万学;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教师状况;
  • 关键词

    农村教师; 小学教师; 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