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迟子建小说的生命美学观
【6h】

论迟子建小说的生命美学观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迟子建小说的生命美学观

第一节迟子建生命美学观的内涵

一、对生命的尊重

二、万物平等的生命意识

三、“温暖和爱意”的追寻

四、未知死,焉知生

五、生命的第三地

第二节迟子建生命美学观的营构

一、强势的童年记忆

二、地域文化的侵染

三、中和文化精神的积淀

第二章迟子建小说生命叙事的魅力

第一节背窗而立的写作立场

第二节准悲剧性的小说叙事

一、逆行的精灵

二、朴素的诗意

三、呢喃的死亡

四、泛喜剧化的结局

第三节多彩的语言与诗化的意象

一、色彩语言的盛宴

二、唯美的形象思维

结语:微妙的平衡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在当代文学史上,迟子建或许不是最受关注的作家,但她的创作实力绝对不容小觑。凭借严谨而精妙的写作艺术,迟子建逐渐在文坛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并长久地吸引着评论家与读者的目光。对于迟子建的创作,评论家们注重中短篇小说的评论,并从小说的创作主题、叙事内容、文化哲学以及乡土小说的传承等方面进行了颇有深度的研究,但从生命美学的角度出发,对她的审美追求进行深入探索的还不多见。就文学的研究来说,生命与艺术审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艺术是生命意识的审美形式,生命是艺术审美的永恒主体。本文旨在通过对迟子建小说生命美学体系的归纳与总结,强调生命美学在迟子建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深入揭示迟子建创作中生命与审美的血肉联系。在论证过程中,本文采用文本细读与美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来说,本文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章着重探讨迟子建小说生命美学观的基本内涵。对她提出的生命命题给予全面的阐发,并探讨影响迟子建小说生命美学观营构的生活因素与文化因素。首先,迟子建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性,对一切生命都应该拥有敬畏与热爱之情,而在生与死的转换中蕴涵着自然万物的生生不息。而在记忆与现实存在之外,我们还拥有对生命的想象。无论生命以何种形式存在,生命的价值都在于对“温暖与爱意”的追寻。其次,迟子建生命美学观念建立在一个预在的意向性结构上,它受各方面的影响较多,如作家自身的经历、成长氛围、多重文化因素等。在迟子建小说生命美学观的形成过程中,童年记忆的强势,地域文化的浸染,以及中和文化精神的积淀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第二章阐释迟子建小说生命叙事的魅力。迟子建的创作注重审美物体生命力的呈现。从创作的发展与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迟子建在艺术营构,也就是怎么写生命方面有着独到的成就。她的作品始终具有灵性的气息和诗意化的艺术氛围,这与她小说艺术形式的深入探究是分不开的。迟子建审美的自觉首先表现在她的写作立场,她坚持“背窗而立”,创造出一个充满朴素、诗意、湿润的想象世界。在准悲剧性的叙事基调背后,是对悲剧人生的理想坚守,这不仅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日常生活的营构上,还表现为色彩语言的巧妙运用与唯美的意象设置上。 追求温暖与爱是迟子建整个生命美学观的基调所在,它贯穿于迟子建寻求个体生命自由的始终,是诗意的生命之路。自始至终,迟子建的小说创作致力于生命终极意义的叩问与个体存在价值的诗意建构,力图达到“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美学效果。这是迟子建的长处,然而也正是她的缺点之所在,温情叙事成为迟子建创作的特性,她试图在悲情与温情之间做到一个微妙的平衡,却无意中陷入了自己的创作桎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