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OPD所致的心力衰竭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相关性研究
【6h】

COPD所致的心力衰竭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一般资料

2.1.2 入选标准及分组依据

2.1.3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方法

2.2.2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COPD组和COPD合并心力衰竭组资料对比

3.2 肺动脉压分组资料对比

3.3 正常RDW组和高RDW组资料对比

3.4 COPD患者RDW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技术路线图

致谢

综述:RDW与COPD所致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相关性研究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探索COPD所致的心力衰竭和RDW的相关性。
  方法:以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就诊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科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主要的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根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1],将患者分为COPD组和COPD合并心力衰竭组,以有明确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体征及BNP>100pg/ml为标准,符合者纳入COPD合并心力衰竭组,不符合者纳入COPD组,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按肺动脉压增高程度分为A组(≤25mmHg)、B组(26-35 mmHg)、C组(36-45 mmHg)、D组(>45mmHg),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将患者分为正常RDW组(≤14.5%)和高RDW组(>14.5%),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COPD患者RDW与其他因素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⑴COPD组和COPD合并心力衰竭组的两组患者间年龄、BNP、RDW、N%、L%、CRP、肺动脉压、主肺动脉径、RVD前后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⑵肺动脉压分组的四组间年龄、RDW、RVD前后径、RVD左右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⑶RDW分组的两组患者间N%、CRP、右室流出道、RVD前后径、RVD左右径、主肺动脉径、肺动脉压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⑷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RDW与年龄、BNP、N%、RBC、CRP、RVD前后径、RVD左右径、主肺动脉径、肺动脉压及右室流出道均呈正相关(P<0.05)。
  结论:RDW和COPD患者的年龄、炎症指标(CRP、N%)、肺动脉压、右心结构指标(RVD前后径、RVD左右径、主肺动脉径、右室流出道)、BNP均呈正相关。故 RDW的增高可作为 COPD患者引发心力衰竭以及肺动脉高压的一项参考评估指标,且其同时受COPD患者年龄及炎症反应因素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