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师的素质再探究
【6h】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师的素质再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 言

一、 引论

(一)基本概念界定

(二)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三)学术界研究现状和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改的要求和历史教师素质现状

(一)新课改的要求

(二)目前历史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

(三)泉城中学的学生实际状况

三、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完善

(一)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

(二)历史教师的能力素质

(三)完善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方法

四、中学历史教师的人文关怀

(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 “人文”与“人文精神”的内涵

(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四)人文精神与中学历史教育

(五)人文精神与现实的需要

(六)如何在新课改中实施人文关怀

结 语

注 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对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师的素质进行了分析。历史课程的改革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素质有很大关系。在新课程环境下,历史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质并塑造自己的新角色就成为亟待探索的课题。由于课程改革正在深化,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都在发展过程中,历史教师素质方面又赋予新的内容。
  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以及对专业技能新的要求,使老师习以为常的生活突然变得陌生起来,使教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职业危机和生存挑战。历史教师只有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中高屋建瓴,才能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挥洒自如,才能使各科知识融会贯通,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充实。以学生为本,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从学科本位的教书匠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历史课程改革应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一起分享理解;上课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历史教师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做到知识、情感、哲理三者自然交融。历史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将课堂内容同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融为一体,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对创新产生兴趣。历史教师只有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理念,加强自身修养,以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历史教师只有高度的教育素养,才能倾听到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历史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教育敏感,才能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品质,因势利导,从而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历史教师应具有充实的知识,厚实的学识,用实实在在的知识去传导学生,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力量,感受知识的品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心性。
  “以学生为中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强调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中,如果能够营造一种充满人文精神和关怀、活泼生动的教学环境,使他们能更好地在学习中汲取知识养分的同时,有助于演绎精彩的人生和和谐的家庭生活。新课程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和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相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我们应尊重、理解和关爱学生,挖掘学生的个性智慧,发展学生的人格及潜力,使课堂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熏陶,只有历史教师适应时代的需要,把自身的才(能力)、德(品德、史德和人文关怀)、学识(知识结构)完美结合起来,历史教师从“人性”角度出发阐释历史,去把握历史真正富有的生命的脉动,使历史与现实接通,用教师对生命的理解唤起学生生命的意识。

著录项

  • 作者

    魏传红;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历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邢佳佳;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33.510.2;G635.12;
  • 关键词

    初中教育; 历史课程; 课程改革; 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