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演奏分析与研究
【6h】

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演奏分析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 言

第一章 拉赫玛尼诺夫与《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概述

第一节 拉赫玛尼诺夫

第二节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第二章《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音乐分析

第一节 曲式结构

第二节 三个主题

第三节 变奏手法

第三章《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演奏分析

第一节 各变奏钢琴的演奏要点

第二节 演奏技法

第三节 双钢琴版本的演奏要点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出生于俄罗斯,临终前加入美国国籍,被誉为20世纪俄罗斯最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兼指挥,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的最后一位伟大倡导者.他的作品有着浓厚的俄国色彩,充满激情,且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著称,被纳入不少钢琴演奏家的表演曲目中.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他于1934年回到雪那——其瑞士的住所度假时谱写而成,用时仅仅不到两个月(7月3日至8月24日),可谓一气呵成.并于同年由李欧坡德·司托柯夫斯基指挥费城交响乐团演出这首作品,取得很大的反响与成功.此作品是他最后一首为钢琴和管弦乐队所谱写的曲子.这部狂想曲是拉赫玛尼诺夫尝试改变以往的曲式,以变奏曲手法谱写而成,全曲共24个变奏,这种新颖的体裁展现了其独特的音乐创作风格,将变奏曲的创作方式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本文从三个部分对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进行论述.
  引言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部分是对拉赫玛尼诺夫以及《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概述:第一节对拉赫玛尼诺夫的生平做了介绍;第二节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首先从变奏曲、钢琴与管弦乐作品两方面出发,阐述该作品的特性,接着引入芭蕾舞剧《帕格尼尼》,意图从动态画面上解剖这部作品,最后阐述了乐曲在电影中与剧情相互推动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音乐分析,分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节曲式结构的论述,根据和声和音乐情绪的变化将全曲分为三个部分,对每个变奏的曲式结构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对乐曲中三个主题的论述,即“帕格尼尼”主题、“末日经”主题和“爱”的主题;第三节是乐曲的变奏手法,将24个变奏进行归类,分为7种类型.
  第三部分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演奏分析,这一部分是论文的重点,结合演奏实践以及相关理论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节阐述了各变奏中钢琴的演奏要点,较详细地阐述钢琴的演奏方法;第二节演奏技法的分析,意在将乐曲拆分为快速跑动的音符、三度双音、八度和和弦等演奏技法,以及踏板的运用,从而更为调理地把握乐曲的弹奏方法;第三节阐述了弹奏第二钢琴要注意的问题.
  结语主要总结了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主义风格特点,《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研究价值,以及对该作品演奏分析的作用和重要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