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二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
第二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

第二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3-05-19

主办单位:中国音乐协会;中国音乐学院

会议文集:第二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论文主要以作曲家鲍元恺的《第一交响曲——纪念》和《第三交响曲——京剧》中对位思维及技法的运用特征为立足点,着重分析在这一西方音乐体裁的模式下,如何使对位技法个性化和创新化.文章从细致的对位技法分析入手,力图探究出作曲家如何运用对位思维从局部到整体的轨迹,还原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 摘要:"刀郎木卡姆"是集歌、舞、乐、魂为一体的民间综合艺术,原为十二套大曲,现在能收集到9套,其中包括:《巴希巴雅宛木卡姆》、《孜尔巴雅宛木卡姆》等组成.2005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包括刀朗木卡姆在内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为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对于刀郎木卡姆的体裁特征、节奏节拍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已有很多学者写过论文和专著对其分析论述,本文仅就其中的支声现象作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将支声织体从旋律的纵向变化和横向变化两个方面来进行分类。纵向变化指的是音高的变化,包括分合式支声和平行进行式支声。横向变化指的是旋律的变奏,包括装饰性支声、简化式支声、变化节奏式支声和展开性支声。刀朗木卡姆是一个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乐种,在支声织体形态中也充分体现了“综合”两字,在《刀郎木卡姆》各声部的纵向结合中,主要依靠多声织体的有效组织,达普不仅承担着显示各结构段落不同节奏型的任务(节奏是织体的最基本的要素),从而体现出音乐的基本性格,制约了音乐的速度,统一了舞蹈的步调,而且还起着“音响黏合剂”的作用,把不同音色的各声部通过手鼓的音响综合起来。
  • 摘要:混沌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建立起来的新兴学说.这一学说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的第三次革命.本文选取高为杰教授的管弦乐作品《日之思》作为分析范例,通过对作品乐外、乐内的种种细节进行观察与分析,从微观上阐述音乐作品中的混沌现象,并力图找出混沌分析法相对于传统音乐作品分析法在分析近现代作品中的优势和突破点。混沌·分形理论将分析的视角不再拘泥于音高的排序,将作品结构不再限定在传统的曲式结构划分,将创作意图与音乐有机的结合起来。运用混沌·分形理论从空间序列和时间序列两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剖析,力求解决这些传统音乐作品分析理论力所不及的问题,为作品分析与创作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 摘要:本文通过对作品《12-hour bridge》音乐材料和结构以及创作技法的分析,旨在阐述作曲家高平在面对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环境的影响与熏陶之下,运用融汇贯的创作手法和"匠心别见、趣味盎然"的构思对自己音乐语言的巧妙把握与运用.
  • 摘要:当代音乐创作受现代音乐浪潮的冲击而逐渐衍生出更为多样性的特点,然而徐振民却坚持以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新浪漫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人文理念进行创作,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调性音乐二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体现了独特的东方特色与魅力.本文以徐振民交响音诗《枫桥夜泊》中的和声素材为立足点进行相关技术分析,以试图进一步剖析作品的创作特色及创作风格.借鉴了近现代音乐创作手法中偶然音乐的技法,集中体现在“钟声和弦”与“吟诗调”段落,虽更多的是意境的描绘,但在与其它声部纵向碰撞而产生带有即兴色彩的音响,为作品增添了意蕴,调性调式关系方面,以民族五声性调式为主,在此基础上加入偏音,形成更具特性的六声、七声调式,整体布局以调性的游移变化为主,以造成静谧深邃的气氛。
  • 摘要:本文对我国新一代著名作曲家刘渡的作品《为琵琶与大提琴而作的室内乐》进行分析,研究该作品如何借鉴中国语言艺术中"对联"结构形式,运用中西方哲学观念、音乐文化理念和技法形态的不同,以"单细胞"音高组织统一贯穿的核心结构力,形成中西对峙与融合性的音乐形式与风格,继而探究作曲家刘凌的创作理念.
  • 摘要:以单音思维结构音乐是唢呐协奏曲《唤凤》的核心技术理念.它的运用贯穿在作品的织体形态、时值控制、音响造型等诸多方面,为作曲家追求"突出音色为音乐主体"这一目的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将作品的单音技术分离出"微观"和"宏观"(或说是局部和整体)两个方面,并就微观单音技术中"单音的持续"和"单音的装饰"以及宏观单音技术中"独奏与乐队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以深入挖掘单音思维理念下音乐的魅力.
  • 摘要:罗忠镕先生在其《第二弦乐四重奏》中,以一个原始的12音序列为基础,在保持作品整体音响统一性的同时,对原型序列进行了多种变化处理,使其成为一部音响表现力极其丰富的十二音作品.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作品的音高组织逻辑,作曲家从一个原始的五声性序列出发,通过采用各种序列再派生的方式,如以序列中不同的音组为单位对其内部进行音级重组、从完整的序列中划分出各种长度不等的截断以及二者结合等方式对其进行各种变化的处理,从而使作品的音响在整体上受十二音思维控制的同时,产生了严格的序列音乐写作所无法达到的音响效果,从而极大的丰富了作品的音响表现力。此外,具有五声性特征的四音组即音级集合4-23在作品的各个层次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作品的第Ⅳ部分,4-23成为了控制该部分序列布局的主要原则,在宏观上成为了此部分重要的音高组织结构力。
  • 摘要:此文论述了作曲家贾国平在其作品《翔舞于无极之野》中是怎样根据曲式结构和音色的需要运用具有个性化语言的音高材料,并通过严格和自由的处理方式,对原始序列和序列变体加以变化和发展,使其满足音乐表达的整体需要和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内涵.作品中对音高材料的处理,将会为中国当代室内乐创作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
  • 摘要:本文通过对王震亚先生在改编琴曲《平沙落雁》过程中所用配器与织体方面的技术手法进行分析,探究管弦乐版的《平沙落雁》是如何既能保留原曲的风韵,又能使这部古老的作品焕发出了新的光彩.作曲家以原曲的气息、速度、段落、情绪变化为依据,在改编时根据管弦乐队的特点,根据结构对音区、音色分别做出了合理的扩展与分配,使得整曲层次鲜明、逻辑清晰,并没有因为与原曲迥然相异的演奏形式而失掉原有的韵味。当听到管弦乐版本的《平沙落雁》时,展现在眼前的不仅是江渚之上鸥雁翔集的图景和古人的逸士心胸,还有作曲家对这首古曲独具匠心的第二次解读。
  • 摘要:谭盾是极富创新意识的作曲家,文化的碰撞、传统与现代技法的交织、乐器概念的扩大,以及作品的哲学理念等等构成了他音乐的特点,这些不同于传统的创作思维彰显着他观念的独特性,其音乐技法无不是为观念所服务。因此,笔者通过其早期作品《道极》的分析,探讨他作品中观念与文本之间的对应。作品采用人声、低音单簧管、低音大管作为主奏,乐队则多以辅助、烘托来处理。作品中除了乐音的技巧外,还有类似戏曲中韵白的无音高、音准的“有机音乐”雏形——人声的处理。人声的使用尤为重要,它不是建立在“音阶”的观念上,而是采用了自然人声中的吟、唱、喊、念、诵等等,并以此作为乐曲段落划分的重要依据。从技巧而言这是一种无调性的现象,但是从文化上来说它是作曲家所追求的中国最原始的音乐形态。谭盾的作品呈现出两个特点,一个是严谨而深邃的哲学理念,一个是观念下形式化语言的简洁有效性,他一方面以传统技术为基础,另一方面又不断的往里注入新颖的形式,这种新颖显著的表现在音乐唱、念、做、打、创综合形式的复古中,这在《道极》中有着最为直接的体现。谭盾侧重于音乐中的人文理念,追寻着中国古典哲学,趋向自然的创作理念,同时以多元的思维打破了文化与文化、艺术与生活、音乐与其他的界限。
  • 摘要:《逝去的时光》是作曲家陈其钢以古琴曲《梅花三弄》主题为素材写作的一首大提琴协奏曲.虽然这首作品未使用任何中国民族性色彩乐器,但依然精准地传达了中国文人精神境界和作曲家的人文情怀,本文试图从作品对古曲之结构、素材"承"与"传"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此作品如何将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技法和音响相结合,及其所体现的作曲家高雅而独特的人文创作审美和思维.
  • 摘要:现今诸多音乐分析方法的实现途径与手段大同小异,即先从文本入手,进行材料、结构上的分析(部分分析者到此为止),再将作品放到社会与历史的语境中进行观照.但事实上,音乐是一门关于听觉的艺术,听众的耳朵最终所感知到的是最重要的.本文要探讨的是一种基于聆听的分析模式,即以听觉为主,以文本为辅,将聆听到的信息作为分析的主题,以此来重新构建作品在分析者内心的世界,并作出评判.当然,方法无优劣与好坏之分,而此种方法也仅仅是为音乐分析提供一种别样的途径.
  • 摘要:朱世瑞室内乐作品《水想Ⅱ》,为二胡古筝而写.作品从两件中国乐器自身特点出发,在传统音乐基础上有所创新,回避现代创作流派技法,力求回到音乐的常态.本文将从乐器、音色、音乐展开、水、想五个方面进行叙述.在乐器运用方面,以乐器本身的特质为作品的出发点,并在传统演奏技法的基础上发挥乐器的个性和炫技性,挖掘乐器在技法上的延展性;在音腔润饰方面,突出乐器的音“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在音乐展开上,回避了序列、点描、偶然音乐等“新潮”,用旋律发展的手法——核心音调的贯穿、核心素材的派生。
  • 摘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音级集合理论被引入我国,近20多年以来,这一理论已然在我国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任何一个音乐理论工作者没有不熟知音级集合理论的。在我国众多理论研究文献中,包含有大量运用音级集合理论进行分析的范例,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及手段,有的文章在进行分析时,仅仅运用音级集合理论进行极为浅显的概念性描述,较少涉及集合结构原则与分析对象之间所能够体现出的更深层的结构形式关系,作曲家的思维偏好及作品本身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及灵活性,只有从实际出发,立足于认识客体,才能对分析对象达到全面而科学的把握,而音级集合理论所限定的“预置”的“规则”和“路径”势必会造成分析方式的僵化和“效能偏低”等诸多局限。
  • 摘要:《金木》是中国青年作曲家赵曦于2008年创作完成的作品,同年获文化部"第十四届全国音乐作品(合唱、室内乐)评奖"文华音乐创作二等奖,并于同年12月1日在国家大剧院"第十四届全国音乐作品评奖颁奖音乐会"上由武汉音乐学院室内打击乐团首演.该作品为三位打击乐手、十二种打击乐器而作,每位乐手分别负责5-6件不同的打击乐器.《五帝》中记载: "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而五行中,金日从革,木日曲直.金为阳,木为阴;金能克木,木能生火,火亦克金.故在作品创作中,存在着"金"与"木"的"克"之概念.本文以《金木——为三位打击乐手而作》中的节奏参数为切入点,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作曲家在作品中运用的节奏技术手法及其与整体结构间的相互关系,以期揭示出该作品的结构途径与深层逻辑.在对《金木》节奏特点的研究上,笔者对主要节奏参数进行了详尽的罗列、分析和论述。通过研究发现,作品的节奏型材料运用,具有多层性——主要包括背景节奏和前景节奏两个层次,这正暗合了作品中两种事物缠绕、对置的概念。通过对节奏中其他各要素,如节拍、音符时值的对比罗列,和对作品中非节奏因素如力度使用、乐器音色音质等的分析,得知作品意图呈现出“增长——消褪”的梭形过程。这也正是“金”“木”之间分时化育,相生相克的过程:“金”能克“木”。故作品通过对各个要素的把握,结合的“二元性”的美学观念,详尽地演绎完成了“木——金木——金——金中有木”这一过程,也最终臻得了金与木的化一之境界。
  • 摘要:20世纪音乐创作中,各种新的思潮和新的技法层出不穷,如同人类在20世纪中巨大的科技革命带来的思想和意识的重要变化.勋伯格作为20世纪伟大的作曲家,在众多的音乐流派中,以勋伯格为创始人的新维也纳乐派的"表现主义"十二音音乐在音乐语言上最为极端.他从根本上打破了调式调性的束缚,为世界音乐史掀开了新的篇章.我国的序列音乐发展是自罗忠·先生1980年创作《涉江采芙蓉》以来,我国作曲家开始了对十二音序列技法的探索,并创作出了不少具有中国民族性的优秀作品.本文以勋伯格十二音序列写作技法为研究对象并对我国民族化的序列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从序列音乐的起源与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国五声风格序列的设计、和声、曲式结构、配器及实践与创作分析几个方面来分析中国的十二音作品.论文的第一章阐述了序列音乐的起源特点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第二章具体阐述了序列音乐的发展历程与研究价值;第三章是序列音乐在我国作品中的运用并对我国较知名的序列音乐作品进行实践与创作分析.本文通过这些分析、研究、论述,对"十二音序列音乐的民族化"做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衷心希望这一课题能对我国现代音乐的创作与研究起到参考作用.
  • 摘要:《太谷秧歌交响组曲》是著名作曲家王西麟先生近年来创作的一部五乐章交响组曲.该作品主要取材于山西民间小戏太谷秧歌等.作曲家运用交响乐创作手法,在满足音乐通俗性的同时追求音乐的交响性、深刻性,同时融入现代美学.本文将尝试从作品的感性认知、理性分析、内涵及意义阐释三个层次对作品进行由表及里的解读与思考,整个作品的创作手法基于传统并融入大量现代作曲技术,使作品在保持了鲜明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具有强烈的交响性并呈现了丰富的色彩与张力。在具体创作手法上,作曲家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萃取民间音乐材料并将其以交响乐的创作思维来发展、构建成大型的交响组曲,同时承载个人的情感、思想及审美诉求。
  • 摘要:本文旨在对《叙述的交响——王蒙小说创作与音乐》一书进行解读与论说,通过挖掘著作所呈现出的各种特点,来解读著者的巧妙构思与辞无所假,将小说的语言、结构组织形式、艺术结构手法等与音乐的音响、音响结构、音响结构的审美原则等一一对应,以音乐为镜,通过拉近和推远镜头从多角度来把握小说的表现及总体特征,用具象化的、文本式的小说的结构作为分析工具,来解构抽象的音乐作品,另一方面,通过对著作各方面的意义的论说,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不仅可以用音乐的分析体系来解读文学作品,而且也可以用文学的分析方法来解析音乐作品.
  • 摘要:管弦乐《1911序曲》是当代著名旅美华人作曲家周龙在2011年应北京现代音乐节组委会之邀创作的,全曲分"风云"、"潮流"、"未来"三个部分.作曲家运用西方现代音乐创作的新技术,融入传统京剧音乐元素,依据乐曲所要表现的内容自由进行不同层次音乐线条的融合,使其符合作曲家所要求的逻辑结构和表现要求,形成一个精密、精致的艺术整体.本文通过对作品的分析研究,概括出作曲家在京剧元素的体现、框架构建中的借鉴传承以及陈述功能中的现代融合等方面的运用特点,探寻其音乐创作思维,进一步揭示出作曲家如何继承民族传统,体现了作曲家对西方传统管弦乐曲的积淀,同时又借鉴了中国传统京剧音乐的陈述方式,融入传统京剧音乐元素,使作品呈现出浓郁的的京剧韵味,较好地实现了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衔接,契合了音乐所要表达的中国人的思想感情。
  • 摘要:陆培管弦乐作品《号角与间奏曲:世纪之光》在整体结构布局及其变奏手法上都体现出立足民族、借鉴西洋的艺术特征.在整体结构布局上,该作品体现了中国民族民间乐曲中套曲体的结构原则,并融入了西方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回旋奏鸣曲式等结构意识.本文还将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作品中所运用的衍生变奏手法和结构微变技法进行分析,探究在变奏套曲结构思维控制下中、西两种变奏技法的融合.宏观视角下衍生变奏手法的运用是对中国古典音乐理论的继承与回归,而微观视角下结构微变技法的运用使大片流畅的旋律保留下来,具有很强的可听性,巧妙地迎合了大多数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与思辨构造。衍生变奏手法与结构微变技法的融合,传统而不失现代性,变与不变在此得到有机的结合,对我国当代民族音乐的创作与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 摘要:陆培室内乐作品《满江红——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奏鸣曲》(1999)是一部四乐章的奏鸣套曲,以西方的结构形式、以中国的线性思维、以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旋律写法,讲述了中国古代英雄岳飞的故事.陆培从现代视野与作曲手法出发,在旋律线条上做足了文章,使传统的民族音乐材料焕发出新意,从而获得中国听众的极大喜爱.本文借鉴生物学界的"遗传学"理论,提出"线性基因"概念,通过对线性基因在其主题构成、横向发展、纵向设计以及整体布局中的遗传进行研究,以解读陆培中国风格作品的独特构思.从整体布局上看,该作品无论从主题的构成、音乐旋律的横向发展、还是音乐织体的纵向设计上,都受线性基因的遗传作用,从而形成线性基因对整部作品风格的全局控制作用,线性基因作为具有中国风格的五声性旋律片段,其遗传信息及构成思路时刻指导着该作品的创作思路,形成从根基作用到遗传全曲的核心灵魂,陆培的这种以线性基因来控制全曲风格的创作手法,是他在新的层面,以新的形态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为创作具有现代气息的中国风格器乐曲提供有益的借鉴。
  • 摘要:对于王西麟的《第四交响曲》来讲,在其结构思维上依然遵循了"音本体"的传统模式,但是在音高的组织方式上大量地借鉴二十世纪西方作曲技法,比如他最主要受到了当代音乐大师潘德列斯基、鲁托斯拉夫斯基以及里盖蒂等人的影响,使用了诸如音块、微型复调、多重复合模仿、有控制的偶然对位等技术,同时在第一、三部分与二、四部分形成了极大地对比,大大地加强了其交响性和戏剧性.纵然如此,在这部作品中配器技术的运用也是众多因素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虽然作曲家并没有将管弦乐法作为本作品的核心表现因素,比如并没有将复杂的管弦乐色彩表现出来,这主要与这部作品的美学基础和所要表现的内容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作曲家却在传统技术——功能分组和音区分层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音高组织技术,共同构建了一个巨大的"悲剧性"王国,当然其中很多的特殊演奏(或色彩性奏法)在内涵的表达上也功不可没,每一种特殊奏法作曲家都赋予其特殊的表现意义.
  • 摘要:施万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施万春先生多年来在教学和创作等领域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创作的音乐影响了几代人.交响组曲《中山颂》主要素材取自影片《孙中山》的音乐,是施万春先生于2011年初创作整理完成的.音乐歌颂了孙中山先生伟大和光辉的革命一生.本文是对交响组曲《中山颂》的全面分析.主要从结构、调式、和声、配器、旋律、复调等创作特征进行研究.交响组曲运用了近现代作曲技法,如十二音、人工音阶、多调性、音块,包括对音色的挖掘等方面,施万春先生并没有将这些技法贯穿于整部音乐,而是部分的、有选择性的、在音乐情感需要的地方适当地加入,这使得整部音乐在音响方面有新奇的效果,在理论方面有多种创作技法的理论支持,在音乐方面有丰富的情感表达,音乐本身表现了一定的情节和场景;合唱与交响乐队并用,整部作品体现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元素的结合,理性与感性的融合,可听性与技术性的融合。
  • 摘要:室内交响曲《喜剧的对话》通过"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两个形象鲜明的主题多次"对话",表现了对比主题间激烈的矛盾冲突.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交响性以及鲜明的音乐立意,本文主要通过六个方面对这部作品的音色——音响技术加以研究:一、音乐整体结构;二、乐队编制及演奏法特点;三、主题及主题发展的音色表现;四、音色——音响技术在音乐发展中的多样化处理;五、配器布局;六、关于交响曲的"交响性"及配器布局所呈现的"交响性".通过以上方面的研究,探析作曲家对主题、主题发展及乐队写作中的音色——音响处理手法.
  • 摘要:民族室内乐是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中脱颖而出的一个新的体裁,如今,民族室内乐已经在中国民族器乐音乐的多种体裁中成为演出最多、发展最快的表现形式.被称作中国第六代作曲家的高平先生在2010年为紫禁城华乐团创作了民族室内乐《清风》,并首演于"高为杰教授从教50周年师生音乐会"上,获得一致好评。本文将系统的对高平先生创作的民族室内乐《清风》进行分析,通过对其调式、结构、旋法、节奏、和声、配器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力求深入了解高平先生对于民族室内乐创作的手法,并结合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观念对“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等问题进行探究。
  • 摘要:《曲式与作品分析》一书作为“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系列教材”之一于2011年5月正式出版发行。通过对《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一书的阅读和学习,提高了对“音乐分析”的理解,加强了对作曲家、音乐创作以及音乐作品三者之间的认识,生动形象的文字分析为读者提供了音乐分析中曲式分析部分的基础性理论知识,更以“曲式作为人类的音乐思维方式”这一观点统领全书,从而帮助学习者和读者进一步提高音乐分析与音乐实践的能力。本教材作为基础性的教程,其音乐分析的范围仍以调性音乐为主,虽然涉及到了诸多20世纪“音高要素”的分析,对于其他音乐的结构参数与形态的分析并没有做深入的分析与论述。对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可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之后,可通过进一步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拓展更为复杂的音乐分析技能。如果能够打开惯性思维的束缚,跳出曲式框架的制约,真正从书中受到“音乐的思维”的启发,去解读一首音乐作品追寻作曲家的创作过程,也只有通过步步分析,慢慢积累才能真正理解音乐的内在精神和乐外之意,让音乐分析更有意义。
  • 摘要:王西麟是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交响乐作曲家之一,其作品以丰富的人文背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表达苦难而著称.交响组曲《太古秧歌》音乐在以风俗性风格为基调的前提下采用交响乐思维进行戏剧性发展,并使作品在欢快活跃的气氛中给予强烈的人文关怀.本文便以此作的曲式结构为研究对象,全曲共五个乐章,采用"快—慢—快—慢—快"的速度进行谋篇布局,其各个乐章在相对"单纯"的结构中总是进行创造性的发展.通过分析作品整体和各个乐章的结构布局,进而窥看作曲家如何在彰显具有民族性和交响性的音乐组曲的创作中进行结构上的突破和创新.
  • 摘要:本文对中央音乐学院课程《中国近现代作曲技法的衍变》所选作品的作曲技法运用特征进行综述与分析,从历时性与共时性角度分析这些作品的中西融合性特征,分析不同时期中西融合的历史脉络特点与技法运用的共性特点.观察在新世纪之始,中国作曲家在融合理念的基础上,探索如何走出融合的途径,不仅从文化的多元性也从中国文化的根源性角度探索相对应的技法理念运用于音乐创作.
  • 摘要:本文通过对萧友梅《弦乐四重奏》Op.20第一乐章与巴赫第六《法国组曲》第一首、海顿《弦乐四重奏》Op.76,No.1第一乐章,在曲式结构、调性布局和材料构成方面的比较研究,说明在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刚接触与引进西方作曲思维和技法,这部作品中反映出箫友梅于欧洲古典音乐精髓的掌握程度,并阐述在分析研究过程中,萧友梅对中国作曲技法衍变的历史及现实意义转变和对实事求是研究态度的体会.
  • 摘要:"单个音"(single tones)作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特殊符号,常以重要的作曲技术手段用于华人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当中.本文以周文中《渔歌》(《Yu Ko》)、陈晓勇《逸》(《Evapora》)两首作品为例,从"单个音"的创作理念与作曲技术两方面入手,依照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分别通过解析简字谱来分析"仿声"手法,与通过振幅声谱图来诠释音响分析结果,探索同一音乐现象的不同解读方式,以此来论证两位作曲家在作品中呈现的对传统文化"融入"与"跳出"的创作思维。
  • 摘要:郭文景的打击乐三重奏作品《戏》总共由六个乐章组成,本文以第二乐章为例,向读者介绍其中铙钹所使用的新演奏技法及其发音方式与音响效果,同时,以结构为线索来论述演奏技法与音色在第二乐章各个段落中是如何配合音色对比、织体改写和织体扩展等手法进行协调与统一的.
  • 摘要:本文通过对鲍元恺《京剧交响曲》第二乐章"丑"的分析,力图挖掘出京剧素材在与帕萨卡里亚手法结合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点和问题.探索使用这两种元素创作谐谑曲乐章的成功之处.为此本文从主题材料选择及发展手法的运用、配器音色选择及音响结构设计这两个方面对该乐章进行较细致的分析,并着重强调出这些手法在创作带有戏曲风格的大型交响作品中所起到的作用.
  • 摘要:在贾达群先生的创作生涯中,一直贯穿着一条主线——即探索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从而创造具有本土特色与内涵的音乐思维方式与音响结构手法.《漠墨图》乃作曲家将传统音乐文化的理念和元素与现代音乐创作的观念和技法相结合所进行探索的一部杰作,其以我国传统水墨画的浓淡对比作为音色结构的思维方式,以四川民间语言的腔调以及川剧的特征音调为音高结构的组合元素,运用十种中、西方非金属类乐器的配置结合,创作出一部具有浓郁民族风味的现代作品.以贾达群先生的"结构分析学"理论为基础,拟从多元文化(中西、古今)的交融、跨界艺术的结合与多重结构的运用三方面入手,来探究作曲家对东西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作曲技法进行结合的多元思维方式与多重结构手法.该曲中非金属类中西乐器的结合、“音色一音响”的创新、微分音技法的运用、民间音调的体现、复合节奏与节拍转调的手法、有控制偶然技法的使用、数理逻辑的精密设计以及跨类艺术思维方式的借鉴与综合,无一不体现出作曲家在创作观念、写作手法、音响结构以及文化内涵与时代特征等方面的大融合。
  • 摘要:当代作曲家贾达群从事音乐创作数年,所创作的大部分音乐作品,在结构、音色、和声、织体等方面,都借鉴了中国本民族的音乐元素,并与西方作曲技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将其升华到一定的高度.为14位演奏家的室内乐团而作的《吟》创作于1990-1994年,包含连续演奏的三个乐章,并分别冠以"书" "、"画" "、"赋"三个标题,是作曲家的音乐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作品之一.作品以音色变化的逻辑布局形成作品的表层装饰与作品的完型过程,以音乐张力的起伏构建沉稳的整体框架作品,以阿伦·福特的音级集合理论为基础组建整部作品的音高材料,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作为作品的题材要素,使各乐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 摘要:《岗拉美朵》是作曲家高为杰教授创作于2012年的一部室内乐作品.这部作品将高为杰教授多年来响之于乐,行诸于文的创作技法与理念熔冶一炉,并借物咏志,表现了中国传统文艺所特有的题材.本文通过对创作技法、结构特征、意象表现等几方面内容的分析,力图说明这部作品的特点,包括非八度循环周期的音阶结构特征及运用,非八度循环周期人工音阶中的异音处理,高为杰教授在创作中一直重视对复调音乐思维的发展,不断尝试对各种传统复调音乐技法表现形式方面的探索与运用,不断结合理论拓宽对复调音乐技巧方面的实践。
  • 摘要:在陈其钢的音乐作品中,五声性音调元素一直被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运用.本文以陈其钢为三位女声、三件中国传统乐器及大型管弦乐队而作的9乐章音乐会组曲《蝶恋花》中的五声性旋律作为切入点,围绕五声性旋律的运用手法展开具体分析,探究作曲家是如何对这一传统调式进行具体的加工处理,使之呈现出瑰丽灵动的音响美感.
  • 摘要:2000年,中国当代作曲家朱世瑞,在长期对音乐、诗歌、语言、文化之间关系的思索之下,而恰逢德国斯图加特市"百年乐会"委约,开始创作《声乐室内交响曲——和夏尔、荷尔德林与白居易的对话》,首演后赢得好评并获"百年乐会"创作委约奖.作品在跨形式、跨时空、跨语言的复杂网状关系中展开,三个乐章对应三首不同诗歌并从不同出发点深入探索诗乐关系的可能性,以此为切入点,在分别对三个乐章的诗歌、音乐、及两者关系进行原创性分析的基础之上,尝试用比较的方法对其特殊性进行归纳、总结及阐发.三首诗歌以完全统治的身份介入音乐作品,诸多因素从微观(字、词、语音、语调)至宏观(结构、意境、内涵、风格)渗透音乐肌理。音乐在回应它的同时,又完全保持了自身发展的独立性,依然保有情绪的推进、逻辑化的严谨结构、素材的集中呈现。多语言并置使用,主要挖掘了不同语言在音色、音响方面的表现力,但这种挖掘并未以消解语义为代价。由于多语言的同步拆分对位,使得诗歌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语义显得模糊,但它们依然有迹可循,且语义交错呈现出的超现实般的光怪陆离更是在整体意蕴上与诗歌契合。
  • 摘要:朱践耳是我国当代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蔡乔中博士是我国首位从作曲技法角度对其交响曲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关注我国当代杰出作曲家,对其创作进行系统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探路者的求索——朱践耳交响曲创作研究》一书的分析和提炼,评述了该书的重要意义、技法分析特点和研究的不足.《研究》的前景层是从作曲技术理论角度进行的分析和论述,共由十一章组成。第一至第十章分别从序列技法、曲式结构等多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第十一章是从作曲技法和音乐形象的塑造角度进行的综合性论述。在每一种技法的阐述中,作者不仅做了结构严密的逻辑安排,而且对每一种技法的分析都是相当深入和细致,对于作曲家的创作思路和技法运用也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还原和挖掘。作者把“作品的艺术创新,哲学与美学概念研究”作为单独的一章放在了本书的第十二章位置,从艺术创新、哲学思考、美学思想和作品评价四个方面对于作曲家的哲学,美学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研究》一书,分析深入,阐述清楚,对于朱践耳先生的第一、二、四,六,八,十共六部交响曲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但对于朱践耳先生的其他几部交响曲(如第三、五、七、九)却鲜有提及,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于作曲家研究的不全面。
  • 摘要:彭修文作为当代最杰出的民族音乐大师,其创作的民族器乐作品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然而,有关彭修文的研究资料多为作曲家的生平或作品的简要介绍,对于他的重要作品的分析资料则是凤毛麟角.本文以彭修文为民族管弦乐创作的幻想曲《秦·兵马俑》为对象,从作品的主题与配器入手,通过创作手法、主题间的关联、主题材料来源等方面的分析,意图揭示作曲家对于音乐创作的"借鉴、发展和创新"特点.并将作品的配器手法与作品整体所具有的叙事性、场景性相结合,进一步阐述作曲家在民族管弦乐配器方面所体现出的"交响性"与"民族性"特点.以期为我们了解彭修文的民族管弦乐创作提供参考,并对实际的民族管弦乐创作提供借鉴.
  • 摘要:交响组曲《云南音诗》是王西麟先生1963年所写的作品,当时作曲家想要改变其音乐创作风格的戏剧性,尝试写一部具有风俗性与色彩性的交响组曲,而云南民间音乐深深触动了作者内心,于是一部民族性与西洋手法相结合的交响组曲《云南音诗》应运而生.本文是笔者硕士论文的节选,是对音乐主题部分的细致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主题的素材及风格.如:①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主题旋律风格②写景抒情式的主题陈述方式③舞蹈性与风俗性相结合的主题个性体现.主题思想情感、形象、意境的表达,对各乐章进行分述.主题发展手法.如:①动静结合的主题对比布局②移调式主题发展手法③变奏式主题展开手法④回旋式的主题穿插手法⑤精炼的主题再现手法.通过对这三方面的研究分析,论述其主题所表达的诗情画意的音乐形象.
  • 摘要:论文将《玄》的核心音高技法——"单一音"模式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生成过程进行溯源,在理解"单一音"模式特点与思维内涵的基础上,探析周龙对此技法的创新性运用.其次,阐述作曲家利用这种现代西方作曲技法的复合特性与中国音乐风格的相通之处,创作道家思想影响下的带有文人音乐特征的现代室内乐作品的践行成果.此外,还通过论述"单一音"渐变发展与回归再现的布局方式,及其衍生思维对其他音高技法架构的统摄作用,探求"单一音"模式在作品中兼具动机、主题、创作思维功能于一身的延伸性使用方法,以期达到进一步窥探作品多维度、中西融通之创作构思的目的.
  • 摘要:本文分别从创作技法、音乐形态、音乐内涵和人文理念等方面对著名旅澳作曲家、钢琴家储望华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创作的钢琴曲《南海小哨兵》进行分析和解读,把钢琴与其他乐器演奏法相结合,把其他乐器演奏法巧妙的移植,从而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打破了传统的三度叠置为基础的和声形态,大量运用附加音和弦,较多的使用了四度、五度、八度以及二度叠置的非传统功能和声,在织体上模拟民族乐器的特色,在音调上使用钢琴突出主旋律,并尽可能保留一些民族韵味。
  • 摘要:《中国狂想曲第三号:虎虎生风》是陆培中国十二生肖管弦乐系列作品的第三首,该作品是由多个民歌主题及其变奏发展而成的,通过材料的展开、调性的丰富、配器手法的运用使单线条的民歌主题交响化.本文分别从横向、纵向两个视角对其在材料和调性上所运用的各种交响化手段进行分析,探究陆培是如何融合中外作曲技法,在横向角度,作曲家通过调性有规律的频繁转换以及丰富多样的变奏手法的运用,使得音乐主题的调性和旋律线条复杂化;在纵向角度,通过织体的多声化、调性叠置以及配器的色彩化等手段使民歌主题趋于器乐化、交响化。作曲家通过各种技法、手段的运用将其器乐化、交响化,赋予了这首的民歌以新的内涵,立足于传统而又对传统有所发展,这种创作理念对当代民族音乐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摘要:钢琴套曲《闽江行》是郭祖荣先生最为引人注目也是最常被演奏的室内钢琴作品,是郭祖荣先生作曲风格日渐成熟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作品中已经体现出了郭祖荣在西洋乐与中国乐相结合的创作理念,以五声性调式和声将作品如绘画般构成,在听觉上形成“画音”之感,乐音所描绘的画面之感极为强烈。本文通过对以上所述作品的浅显分析,概括出作曲家的高音旋律、声部布局及其多变的结构,以进行对其创作思维、音乐语言等一系列的分析,郭祖荣先生通过对民族调式和现代音乐相结合的尝试,以简洁明了的乐曲结构、清晰的复调思维和五声调式和声,并结合绘画之人的心境,创作出了这一首极具民族特性并带有现代风格的室内钢琴套曲,描绘的正是一幅八闽大地的壮美之景。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