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调查研究
【6h】

高中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情感与情感教学

2.2 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2.3 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

2.4 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3 情感过滤假设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4数据收集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5.1教师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5.2新老教师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5.3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5.4学生英语学习情感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六章 结论

6.1研究发现

6.2英语教学中教师运用情感因素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高中英语教师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的情况调查

附录二:高中生英语学习情感现状问卷调查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学英语教学在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学工作者开始关注情感因素对教学的影响。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对学生情感的忽略,高中英语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重认知轻情感,另外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已经认识到情感因素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缺乏成熟的技巧和手段,这些因素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并产生一些消极的情感因素,如焦虑、不自信等。
  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外语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还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之中。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如学习兴趣、自信心、动机等。进入高中以后学生的学习任务加重,难度加深,学生们学习的压力也随之增大,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高中阶段应采取积极的策略将学生的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课程难度提高的情况下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和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养成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品格,并且能用英语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文针对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重认知轻情感的现象以及教师在教学中情感因素运用的状况为出发点,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感过滤假设为基础,参考大量文献,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对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运用情感因素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文章从教师对情感目标的认识、情感因素重要性的认识、教材的情感性处理、师生关系、课堂互动等方面探究了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运用情感因素的状况。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情感目标的设计、教材的情感性处理并意识到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在课堂中能和学生积极互动,师生关系较为和谐。但是部分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利用情感因素提高教学效果,在落实情感目标上存在一定困难,在运用情感因素过程中缺乏成熟的技能技巧,课下和学生交流较少,课堂活动设计比较单一,不善于采取措施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如兴趣、自信等。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数据和课堂观察发现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情感因素,新教师虽然也意识到情感因素的重要性但在课堂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和落实情感目标,在教材的情感性处理上缺乏成熟的技能技巧,课堂师生互动的方式比较单一。根据调查结果,文章提出了几点改善高中英语教师运用情感因素的建议:(1)教师应该加强自我学习,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加快角色转变。(2)教师应注意情感教学目标的设计,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3)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情感性处理,创设有利于情感教学的情境。(4)教师应该对学生实行赏识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