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师范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硕士学情调查研究——以山东三所高校为例
【6h】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师范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硕士学情调查研究——以山东三所高校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网络时代。现如今有价值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平台被优化整合,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然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网络资源的鱼龙混杂以及人们开始更加地依赖网络信息等互联网带来的挑战也是客观存在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而教育硕士是未来教师队伍的重要师资来源,具有实践性强、学习年限短等特点。面临着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本研究的目的为调查英语教育硕士的学习情况,分析其学习情况所间接地反映出来的英语教育硕士培养现状,并从学生视角探索“互联网+教育”对教育硕士培养的创新完善。
  本研究以山东三所高等师范院校的2014级和2015级的145名英语学科教育硕士为调查研究对象。在搜集整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研究以国内外学情的调查研究为基础,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支撑,使用问卷调查,从三个维度,即个体特征(学习动机和目的、学习态度与学习策略)、环境因素(课程设置、学习参与者与网络资源)以及由个体特征和环境因素交互影响形成的学习体验度,对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硕士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分析,得出教育硕士学习动机比较高,对待目前的学习持有比较积极端正的态度。但是由于内在因素(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对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肯定程度以及对自己目标的清晰度和坚持度)和外在因素(外界的干扰、课程设置的合理度以及老师及时有效的引导程度)的共同影响,教育硕士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并不是很满意。为了进一步地探究英语学科教育硕士学习策略中的目标监控、学习参与者中的师生互动、课程设置、网络资源以及学习体验度之间的因果关系,本研究采用了访谈调查法,发现教师对学习者及时有效的引导非常重要;而且优化升级英语学科教学教育硕士的理论类课程和实践类的课程结构,让学习者增加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进而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尤为重要。最后,通过对英语学科教育硕士的学情调查研究,并从学生视角分析出目前教育硕士培养现状为:首先,教育硕士学习方式多样化;其次,教育硕士学习需求多元化,学习体验度较低;第三,教师反馈交流匮乏,师生互动性不强;最后,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
  针对英语学科教育硕士的学情调查及教育硕士的培养现状,本研究结合“互联网+教育”从学生视角对英语学科教育硕士培养的创新完善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慕课作为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目前的教育硕士培养进行创新完善:首先,慕课对教育硕士培养的课堂模式进行了整合创新;其次,慕课对传统课堂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进行颠覆性延伸和创新;最后,慕课对教育硕士培养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和升级。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对英语学科教育硕士学情的全面调查研究以及将慕课与传统的教育硕士培养进行创新融合的积极探索,本研究可以让学习者客观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改善自己的学习模式,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可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改善当今日益淡漠的师生关系,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可以推动英语学科教育硕士的课程建设,优化课程设置,为教育硕士提供更多的教育教学实践机会,从而为实现教育硕士培养中教与学的创新与突破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和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