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就动机对自我-他人决策风险偏好的影响
【6h】

成就动机对自我-他人决策风险偏好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自我-他人风险决策差异的研究

2成就动机对风险决策的影响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1 成就动机对为自己/具体他人/笼统他人决策风险偏好的影响

1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小结

实验2成就动机对为自己/相似他人/不相似他人决策风险偏好的影响

1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小结

实验3 成就动机对为自己/亲密他人/陌生他人决策风险偏好的影响

1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 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1心理距离对自我-他人决策风险偏好的影响

2成就动机对风险决策的影响

3成就动机对自我-他人决策的影响

4对三种操纵“他人”方法有效性的比较

5局限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Wallach和Wing发现人们为自己决策比预期他人决策更冒险以来,研究者们相继在其他不同领域发现了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现象并提出了不同的解释理论和假设。其中,被广泛认可的心理距离假设认为:人们从为自我决策到为他人决策而产生的心理距离的变化是导致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主要原因。在生活中,人们会为自己的好朋友做决策,也可能会为陌生人做决策,自我-他人间的心理距离可能会因“他人”是谁的不同而改变。根据心理距离假设,人们为心理距离不同的他人决策时也应出现风险偏好的变化。因此,合理有效的操纵或测量自我-他人心理距离对于深入探索自我-他人决策差异尤为重要。
  在自我-他人决策中,除了“他人”是谁之外,决策者的个人特征也会影响决策偏好。以往研究显示,作为一个稳定的个性变量,成就动机会影响人们的自我决策风险偏好,而成就动机对为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是否有影响却不得而知。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三种方法对“他人”进行操纵或界定,探索在金钱和异性交友决策领域中,成就动机对自我-他人决策风险偏好的影响,并比较三种操纵方法对于区分不同他人与自我心理距离的有效性,以期检验相关理论假设,丰富自我-他人决策研究领域。
  实验1采用“熟悉性”操纵法,将他人区分为具体、笼统他人,考察了高低成就动机被试为自己、具体和笼统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实验2采用“相似性”操纵法,将他人区分为相似、不相似他人,考察了高低成就动机被试为自己、相似和不相似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实验3采用IOS量表操纵法,将他人区分为亲密(IOS高得分)、陌生(IOS低得分)他人,考察了高低成就动机被试为自己、亲密和陌生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
  结果发现:(1)被试为具体和笼统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没有差异,但都比为自己决策更冒险;(2)被试为相似和不相似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没有差异,但都比为自己决策更冒险;(3)被试为陌生他人比为自己和亲密他人决策更冒险,为自己和亲密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没有差异;(4)与低成就动机者相比,高成就动机者更倾向于冒险;(5)高成就动机被试自我-他人决策风险偏好没有差异,低成就动机者为他人比为自己决策更冒险,为陌生比为亲密他人决策更冒险,但是为自己和亲密他人决策风险偏好没有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