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魏晋岁时赋研究
【6h】

魏晋岁时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岁时赋的界定、产生及其南北朝以前的发展概况

二、魏晋岁时赋的整理研究状况

三、本文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魏晋岁时赋的兴盛原因

第一节 “人”的觉醒与四时情怀的盛行

第二节 自然审美意识的成熟与四季景色描写

第三节 节日风俗的生活化、娱乐化

第四节 文学的自觉与同题创作风气的盛行

第二章 三国岁时赋

第一节 三国岁时赋的主要作家和题材内容

第二节 邺下文人集团的同题《大暑赋》

第三节 曹植、繁钦的春秋悲歌

第四节 元日朝会与王沈《正会赋》

第三章 两晋岁时赋的题材内容

第一节 两晋禊赋

第二节 两晋春、秋赋

第三节 两晋岁时赋其他的题材内容

第四章 两晋岁时赋主要的作家作品

第一节 傅玄、嵇含对岁时赋的开拓创新

第二节 夏侯湛、潘岳的春秋咏叹

第三节 陆机、陆云的冬日感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可视为对岁时赋发展史的断代研究。岁时赋孕育于先秦,形成于两汉,于魏晋时期走向成熟并逐渐兴盛起来。因此,截取这一阶段的岁时赋发展史进行研究对于我们探寻岁时赋的早期形态和发展轨迹最具参考价值。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探讨岁时赋在魏晋时期走向兴盛的原因,主要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入手:第一,个体生命意识觉醒,人们对于节物迁逝变得格外敏感;第二,自然审美意识趋于成熟,人们开始以欣赏的眼光眺望四季景色;第三,节日体系日益完善,节日风俗生活化、娱乐化;第四,文学走向自觉,作家的创作热情和文学水平空前提高,同题创作之风盛行。辞赋是魏晋时期最流行的文体之一,作家表现节物迁逝之感,描摹四季景色之美,记述节日风俗,进行同题共作皆以赋为主要载体,岁时赋因而得以盛行。
  第二章讨论三国时期的岁时赋。邺下文人集团的同题共作活动是本时期岁时赋创作的主要动力,曹植等人的同题《大暑赋》是其主要成果。大暑赋或以夸张的、概括性的语言,或以细节性的生活场景来表现暑热。尽管模式化倾向比较严重,这些作品仍留下了乱世特有的历史痕迹。生命易逝而功业难成是建安文人普遍面临的人生难题。曹植、繁钦的春、秋赋皆以此为主题,因而形成了慷慨悲壮的独特风格,与其他时代的春、秋赋绝不相同。王沈《正会赋》创作于建安文学与正始文学的交替阶段,并使得正会庆典成为独立的辞赋题材,在岁时赋发展史上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三章对两晋岁时赋主要的题材内容进行了分类概述。“祓禊”“春”“秋”是本时期岁时赋最主要的表现领域。两晋时期上巳节娱乐性质进一步增强,祓禊诗、赋随之发展壮大。由于以写景状物见长的文体特征,辞赋在描写祓禊风俗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与文献价值。相较于三国时期,两晋春、秋赋数量大大提升,但除夏侯湛、潘岳等少数作家的作品外,大多数赋作在情感表达和艺术形式两方面均具有严重的模式化倾向。除以上三大题材外,两晋岁时赋尚涉及到祖、蜡、正会等节日风俗,寒、暑、冬、夏等自然节候。这些赋作各具特色,共同构建起两晋文学中丰富多彩的岁时世界。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在岁时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两晋作家。傅玄、嵇含对岁时赋的题材内容进行了开拓创新,创作极具个性。夏侯湛是本时期岁时赋存世最多的作家,其春、秋赋在艺术形式上也独树一帜;潘岳虽仅有一篇《秋兴赋》传世,却凭借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陆机、陆云咏冬赋中的感时伤逝之叹代表了魏晋时期流行的情感基调;思亲怀土之悲则是作家个体身世的真切反映,因而更具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