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我国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提升研究
【6h】

当代我国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提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1.研究重点

2.研究创新点

一、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的内涵

1.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的概念

2.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的构成要素

(二)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提升的理论依据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

2.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

3.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提升的现实意义

1.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2.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3.抵制错误社会思潮,增强社会主义制度认同

4.防止和平演变,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二、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现状分析

(一)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

(二)我国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的现状

1.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总体积极向上

2.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群体差异明显

3.部分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有待提升

4.部分大学生鉴别西方社会思潮的能力较弱

5.部分大学生网络信息辨别意识和筛选能力较弱

(三)我国部分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薄弱的原因

1.部分大学生政治认知不成熟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弱化

3.网络不良政治信息的误导

4.西方错误社会思潮的侵蚀

三、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提升路径

(一)提高政治素养,坚定政治立场

1.掌握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2.树立底线思维,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

3.提高网络素养,增强网络政治认知能力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科学引领社会思潮

1.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科学引领思想动态

2.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占领网络阵地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引领社会思潮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

1.加强对网络环境的规范和管理

2.加强对社会思潮的监管力度

3.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法律体系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政治社会化水平,提升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大变革大发展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空前激烈。在如此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大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面临严峻的挑战,部分大学生由于政治认知能力有限,对各种错误政治信息和社会思潮的鉴别能力薄弱。因此,遵循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提升规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以当代我国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的提升为研究内容,针对当下我国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各种影响因素,旨在分析和总结出提升我国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的有效对策。 第一部分,对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提升的相关理论进行科学阐释。首先,结合我国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独特性,科学界定我国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的概念和构成要素;其次,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人本质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阐释提升我国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的理论依据;最后,着重阐述提升我国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的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首先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分析当代我国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政治鉴别能力群体差异明显、部分大学生政治认知能力有待提升、易受西方错误社会思潮的误导、网络信息辨别意识和筛选能力较弱等;然后,进一步深入剖析部分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部分大学生政治认知不成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弱化,网络新媒体的误导以及西方错误社会思潮的侵蚀等。这部分是本论文的研究难点和重点所在。 第三部分,针对我国部分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大学生个体层面、学校教育层面和国家层面探讨提升我国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的有效路径。大学生自身要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掌握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做到理论上的清醒;树立政治底线思维,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提高网络素养,增强网络政治认知能力。各高校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科学引领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动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占领网络政治思想阵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力;国家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法律体系;提高对多元社会思潮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网络环境的规范和管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