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银花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酶学性质研究
【6h】

山银花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酶学性质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研究从山银花的花蕾中分离纯化出多酚氧化酶(PPO),对多酚氧化酶进行酶学性质表征。经过硫酸铵分级沉淀和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柱后,多酚氧化酶纯度达到25.48倍,使用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法和电泳法测定分子量约为28.8kDa。山银花中PPO以L-dopa为底物时,发生酶促反应的最佳pH值和最适温度分别为8.5和15℃。在热稳定性试验中,多酚氧化酶在10℃、20℃中预处理60min后依然稳定,酶活性保持在90%以上,温度升高稳定性降低。PPO底物专一性具有二元酚和三元酚特性,以L-dopa作为多酚氧化酶反应底物的米氏常数确定为2.26mmol/L。根据Vmax/Km常数的特异性,邻苯二酚为PPO较适底物。此外,抗坏血酸对PPO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浓度仅为1 mmol/L时,就可以抑制78%以上的PPO酶活性。
  对山银花中过氧化物酶(POD)进行酶学性质表征。山银花中POD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最适pH值为6.0,最适反应温度较低,仅为15℃,且热稳定性较高,当温度低于50℃时,预处理60min后酶活性变化均不大,在高温条件达到80℃时,发生失活。POD的愈创木酚和H2O2的米氏常数分别为14.33mmol/L、0.2mmol/L。常见的化合物对于POD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其中抗坏血酸对POD的抑制率最强,当浓度为1 mmol/L时,抑制达到90%以上。常见金属离子对过氧化物酶活力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山银花酶活性及相关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为确定山银花最佳干燥方法,提高山银花品质提供实验依据。采用真空微波干燥、恒温鼓风干燥、阴干对山银花样品进行干燥处理;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样品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以及总酚、总黄酮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及木犀草苷的含量。真空微波处理的山银花样品,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酶活性最低,剩余酶活性仅为鲜样的30%和13%,产生轻微褐变,总酚、总黄酮、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最高;阴干样品大部分酶活性仍保留,褐变严重,活性成分含量最低。因此,不同干燥方法对山银花酶活性及活性成分有较大影响,真空微波干燥为最佳干燥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