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大学生新员工流失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威海市大中型企业为例
【6h】

企业大学生新员工流失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威海市大中型企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 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目的、创新及路径

2.研究理论与文献综述

2.1员工流动与流失

2.2员工流动理论

2.3离职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4研究趋势与不足

3.研究设计与调查实施

3.1研究设计与方法

3.2研究假设及变量定义

3.3半结构化访谈调查

3.4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3.5离职影响因素构成

4.大学生新员工流失问题企业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4.2离职影响因素企业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5.大学生新员工流失问题员工调查结果与分析

5.1大学生新员工目前的工作稳定性分析

5.2不同类型的大学生新员工离职倾向分析

5.3离职影响因素员工调查结果分析

5.4离职影响因素企业和员工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6.企业大学生新员工流失问题的对策建议

6.1 大学生新员工流失问题应对措施的调查结果

6.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建议

6.3大学生新员工提高工作适应性和稳定性的对策建议

7研究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7.1研究结论

7.2进一步研究建议

附 录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高校扩招引起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剧增,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相对的人才过剩局面,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就业压力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但与此不协调的是,大学生新员工的流失率却居高不下。大学生新员工的高流失给企业和个体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对劳动力市场的稳定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对大学生新员工流失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以在企业工作的大学生新员工和使用大学生新员工的威海市大中型企业为样本,在员工流失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和大学生员工个案访谈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取可能影响大学生新员工离职倾向的企业因素和个体因素,在此基础上编制调查问卷,在企业中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调查,在员工中进行大学生新员工工作稳定性调查,并从企业和员工两个角度对比分析影响大学生新员工流失的企业因素和个体因素,探寻大学生新员工频繁离职,不能在企业稳定发展的原因,提出大学生新员工流失问题的应对策略。 通过实例调查,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大学生新员工的流失现象比较突出,不同类型企业的大学生新员工离职率有差别,不同类型企业的人力资源招聘、培训和管理水平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大学生新员工工作稳定性不高,性别、工作时间、工作岗位和所在企业性质等不同的大学生新员工的离职倾向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影响大学生新员工离职的企业因素为发展前景、文化与机制、薪酬待遇、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因素;影响大学生新员工离职的个体因素有个体适应性、个性心理、职业定位和专业能力因素。 在大学生新员工离职影响因素上,企业和员工的认识存在显著差异。企业认为影响大学生新员工离职的因素主要是个体因素,尤其是“个体适应性”和“个性心理”因素;大学生新员工认为影响其离职的因素主要是企业因素,尤其是“发展前景”和“文化与机制”因素。薪酬待遇因素是企业和大学生新员工个体共同关注的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本文提出减少大学生新员工的流失,企业和员工个体首先要从自身做起,积极改变现状。在企业层面,从职前实习、招聘、培训和管理等环节对大学生新员工加强流程管理和关键点控制,关注员工个人发展,加强薪酬水平的竞争力,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在大学生新员工个体层面,入职前重视职业规划、岗位实习和对用人单位的考察,入职后要尽快适应企业环境,爱岗敬业、踏实工作,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增强职业竞争力,理性规划职业发展。 本文从企业和员工双重角度对大学生新员工的流失问题进行对比研究,并提出切实的对策建议,具有创新性。获得的研究成果有利于企业了解大学生新员工的需求和期望,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有利于大学生新员工理性地对待职业发展,提高工作适应性和稳定性;有利于加强企业与大学生新员工的沟通了解,促进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和谐统一;有利于企业采取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降低大学生新员工流失率,创造企业和员工双赢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实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