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叶嘉莹中国古典诗词诠释体系研究
【6h】

叶嘉莹中国古典诗词诠释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节 叶嘉莹的学术生涯

第二节 叶嘉莹诗学思想渊源

第三节 叶嘉莹中国古典诗词诠释体系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叶嘉莹对中国传统诗学的坚持与继承

第一节 张惠言与王国维的说词方式

一、张惠言说词方式

二、王国维说词方式

三、叶嘉莹的说词理论建构

第二节 王国维对叶嘉莹的影响研究

一、超功利的文学观

二、评赏作品之价值标准

三、诗学诠释方法

四、王国维影响下的叶嘉莹诗学理论

第三节 叶嘉莹对传统的超越

第二章 叶嘉莹古典诗词鉴赏理论对西方文论的借鉴与融会

第一节 叶嘉莹对花间词双性特质的解读

一、花间词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叶嘉莹对花间词美学特质的解读

第二节 叶嘉莹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细读”

第三节 被植入传统诗学的西方文论

第三章 叶嘉莹中国古典诗词诠释体系中的“兴发感动”说

第一节 “兴发感动”的文学创作理论

一、“兴发感动”说的理论渊源

二、“兴发感动”的表现方式

三、“兴发感动”三种境界之比较

四、“能感之”与“能写之”

第二节 “兴发感动”的文学接受理论

第三节 “兴发感动”的文学表达方式

第四章 “要眇宜修”之美——叶嘉莹对词之美感特质的诠释

第一节 词之为体的渊源流变——歌辞之词 诗话之词 赋化之词

一、歌辞之词

二、诗化之词

三、赋化之词

四、叶嘉莹词学理论的贡献及意义

第二节 “要眇宜修”之美——词的美感特质

一、“要眇宜修”之美概说

二、叶嘉莹对“要眇宜修”之美的体认与发展

第三节 词的弱德之美——叶嘉莹对“要眇宜修”之美的深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叶嘉莹是享誉中外的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她凭借自己对古典诗词的深刻体悟与对西方理论的遗貌取神,初步形成其中国古典诗词诠释体系。本文以叶嘉莹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诠释为研究对象,目的是通过叶嘉莹对中国古典诗词和诗学理论的继承与发扬、对西方文论娴熟精到的把握来考察叶嘉莹的“兴发感动”说、对于词的“要眇宜修”之美的解析以及中西融会的诗词评赏方式等等,以期从宏观上把握叶嘉莹中国古典诗词诠释体系的建构过程和理论渊源。以往对叶嘉莹的研究大都从中西比较及跨文化的视角切入,至今还没有人对叶嘉莹的中国古典诗词诠释体系作宏观、整体的研究,本文注重以全局的眼光来对叶嘉莹的诗词诠释体系作系统性的研究与整合,力图以此追寻叶嘉莹的学术脉络,并探讨叶嘉莹的诗学理论带给我们的思索。 全文包括绪论、主体四章、结语,共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叶嘉莹的学术生涯与学术渊源,以及叶嘉莹中国古典诗词诠释体系的研究现状。叶嘉莹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既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又深谙西方文艺理论的精华,在中西融通中形成了独到的观点和精辟的见解,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叶嘉莹的学术渊源对于今日中国学界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她自幼浸润在古典诗词的滋养当中,受到中国儒学士人之风的熏陶,成年后,又接受了王国维与西方理论的学术影响,加上她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多年从事古典文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经验,因此,叶嘉莹对中国传统诗词的体悟细致幽微,已臻化境,显示出独特的学术观点与学术品格。 第一章重点论述叶嘉莹对中国诗学优秀传统的坚持与继承。叶嘉莹的诗学理论受到了张惠言与王国维说词方式的启发,更多的是王国维诗学理论的影响。在叶嘉莹看来,张惠言的比兴寄托之说特别适用于“有心安排”的赋化之词的作品,而王国维的境界说则特别适用于“富于感发作用”的歌辞之词的作品。叶嘉莹的词学理论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在吸收二家之长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性阐发而形成的。 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叶嘉莹借鉴与融会西方文论来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论与实践。 叶嘉莹在其著述中曾多次强调,想要使中国传统诗学在理论方面进一步发展,就应借鉴西方理论观念来补充和拓展中国传统诗学。叶嘉莹认为,中国传统诗学在很多地方与西方文论有暗合之处,她凭借自己对西方文论特征娴熟独到的把握,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诗学之中,对中国传统诗学作了独辟蹊径的反思与探讨,形成了其诗学理论的一个突出特征。 第三章阐述了叶嘉莹在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首创词的“兴发感动”之说,并将“兴发感动”看作是词之生命所在。 “兴发感动”说是叶嘉莹中国古典诗词诠释体系的核心与枢纽,在叶嘉莹看来,“兴发感动”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包含了作品的创作、阅读及欣赏诸环节的诗学概念,在中国文学史中,词的成就之所以能独树一帜,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一直有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发生命在不断延续着。 “兴发感动”一词最早出现在叶嘉莹《人间词话》中批评之理论与实践》一文中。此后她又在《人间词话》境界说与中国传统诗说之关系》、《中国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之关系例说》、《谈古典诗歌中兴发感动之特质与吟诵之传统》等文章中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兴发感动”作了阐释。在中国传统诗学中,由外物而引发内心情志的感动,历来被认为是诗歌创作的基本动力和要素。而诗歌中兴发感动之生命,也正是得自于内心与外物相接触时引发的一种敏锐直接的感动。因此,触物兴感或即事抒情,成为表达内心感动的主要方式,一位有着锐敏感触的诗人,或因自然万物变化纷纭、或因人生遭际悲欢离合的感慨而写出富于兴发感动的诗篇来。 叶嘉莹认为,诗歌之所以能引发读者的兴发感动,一是在于其真诚纯挚的程度,二是在于其品质的厚薄高下。真诚为诗歌兴发感动之基础,如果抛开真诚去奢谈伦理价值,则会在作者与读者之间造成一种伪善的连锁反应,养成一种相欺以伪的作风。作为中国诗歌抒写情志的基本方式,“赋”、“比”、“兴”重在外物的情志感发和诗人内心情志的抒发,诗歌兴发感动的生命力,正是通过这三种方式表现出来。三者各有所长,不可偏废,只要作者运用得当,就能写出或以形象见长、或以情志取胜的作品,以其强盛不衰的感发生命,引起读者内心深处生生不已的感动。 叶嘉莹提出的“兴发感动”的创作观念,不同于正统文学观念所倡导的言志载道的衡量标准,正统文学观念倡导宏大叙事与主流话语,主张文艺要“扶持纲常”、“劝善惩恶”、“有益教化”、“辅助政治”,他们宣扬儒家思想的“载道”文学,主张文艺要从政治教化的需要出发,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叶嘉莹认为,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一定要载道,一定负载着道德伦理上的价值和意义,只要具有活泼的心灵,有对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的赏爱与关怀之情,就会处处都是生活的情趣。衡量诗歌的美学意义与价值的标准,也正在于这种感发生命中的厚薄、大小与深浅的不同。叶嘉莹以自己评赏诗词的切身体验拓宽了诗词评赏的思路。 第四章主要探讨叶嘉莹提出的词之“要眇宜修”的美学特质。在叶嘉莹看来,要眇之美是指一种最适于精微细致的富于女性“锐感”的“特美”,此种特美最适于表达人类心灵中深微幽隐的品质,同样最易引起读者心灵中深微幽隐的感发与联想。 叶嘉莹独到地指出了词区别于诗的审美特质。作为一种有别于诗的文学样式,词的品质在传统文学史中被解释为音乐形式的推进与句式变化的结果,而较少在内在品质上得到重视。叶嘉莹指出,词不仅在形式上有别于诗,而且在情感类型与精神内涵上也与诗有不同之处。诗是言儒家之志载儒家之道抒士人之情的,它表达内心志意与情思,是人的显意识中的活动,具有很强的伦理道德功能,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事君事父,可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与之不同的是,词在初起时只是流传于市井里巷之间的歌词,而并无深意,后来由于其音乐很美,遂吸引了文人士大夫自己动手写歌词,因此词是文士诗人们的消遣游戏之作,是闲情逸致下的产物,既无言志载道之使命,又无伦理教化之功用,在此意义上,词可谓最符合审美无利害无功利的特性。由此可见,词的性质与诗歌不同,它是不受伦理道德与政治教化的约束的。 叶嘉莹将词的形态按照历史顺序分为唐末宋初的歌辞之词,北宋中叶逐渐形成的诗化之词,以及南宋后期的赋化之词。叶嘉莹认为,这三类词本身并无高下优劣之分,但综合观之,三类词之佳者莫不具含一种深远曲折耐人寻味之意蕴。由此观之,词不但不逊于诗,而且还能显示作者心灵中深幽之本质,并能唤起读者的丰富联想。 在将词分类的基础上,叶嘉莹借用王国维的提法,指出词的审美特质--“要眇宜修”之美,叶嘉莹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对此作了解释:形式方面,词的参差错落的韵律与节奏促成了词的审美特质;内容方面,早期小词专写闺阁儿女之情,作者在创作时不经意流露出的内心潜蕴的幽微深隐的本质形成了词的“要眇宜修”之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