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陈献章心学思想研究
【6h】

陈献章心学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论

第一节 生平及著作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视角

第一章 “宇宙在我”的心学本体论

第一节 心论

第二节 道论

第三节 “心”与“道”

第二章 以静为主的心学方法论

第一节 静坐的渊源

第二节 静坐的三个阶段

一 洗心——静坐的初始阶段

二 静思——静坐的中间阶段

三 自得——静坐的圆融阶段

第三节 静坐论与佛道关系

一 与禅宗静坐的异同

二 与道家静坐的异同

第三章 心学思想的评价及影响

第一节 心学思想的评价

第二节 心学思想的历史影响

第三节 心学思想的教育意义

一 建立贵疑、自觉、自得的为学精神

二 突显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在明代心学思想发展中,陈献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家。就目前研究而言,对其哲学思想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其心学思想的研究并没有细致、深入研究的论文,所以本文对陈献章心学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他在明代由程朱理学向陆王心学转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揭示透过陈献章心学思想的研究而表现出来的主体价值和教育意义。
   本文基于客观全面的立场,分析陈献章心学思想如何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又自觉地把佛道两家的思想引入其心学的理路中,从而推动了明代心学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先将其置于明代学术的大背景中作一个宏观的把握,再从学术渊源等微观的角度去考证。
   从宏观的视野中,陈献章的学术思想受其明代社会现实和当时学术思想的影响特别是程朱理学的影响。从微观的视角中,陈献章心学思想的形成受到家庭、师承、自身等方面的原因的影响。
   在陈献章心学体系建构中,我们没有看到一个十分清晰完备的心学本体论路线,他并没有对心作出明确的哲学上的定义。但是他的哲学是以“心”为哲学的出发点,宇宙万物都离不开“心”的作用,是认知的主体。在心道关系上,又认为“道”为天地万物之本,天地万物之理无非在我心中,要实现心道合一,宇宙万物之理只有通过心的体认才能显露出来。
   陈献章的静坐思想来源于宋代理学中的静坐方法,并加以发展,从而形成其独特的心学方法论体系。其静坐需要三个阶段:“洗心”、“静思”、“自得”。就是先排除外界的干扰,做到心中无欲。再在洗心去欲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使心保持一种集中专一的状态。最后,到达自得阶段,实现了心与道的合一。陈献章的静坐虽然受到佛道两家的静坐思想影响,但是他仍坚持自己的儒家主静立场。他只是和佛道两家在吸取养生方法上相同,本质上要达到的境界却不相同。
   最后,本文对陈献章心学思想做一个整体的评价,探究他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其心学思想在明代学术由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流变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本文还分析了陈献章心学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陈献章心学思想告诉我们要建立贵疑、自觉、自得的为学精神,突显自我存在的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