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某三级医院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及其并发症调查
【6h】

某三级医院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及其并发症调查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1.调查病人血液透析治疗、血管通路的护理现状。
   2.分析所发生的并发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3.为提高透析质量、降低血液透析及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采取干预措施、丰富护理人员业务知识、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等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调查某三甲医院血液净化室2009年1月1日-2012年7月31日期间进行血液净化(主要是血液透析)治疗200例病例。采用血液透析室监测记录单,血液透析病人目标监测登记表,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诊断),血液透析治疗的时间、频次,何种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情况,血常规、生化、传染病检验结果等检验指标。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编码,用EXCEL表进行数据录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1.2009年1月1日-2012年8月31期间共计调查血液透析患者200例,其中女性72人(36%),男性128人(64%)。年龄<25岁有14人(7%),25-55岁136人(68%),>55岁50人(25%)。农业户口166人(83%),城镇职工34人(17%)。
   2.200例血液透析病人诊断构成情况:急性肾衰竭(ARF)20例,占10%;慢性肾衰竭(CRF)180例,占90%。
   3.200例透析患者透析龄:死亡(30例):透析龄最短2天(放弃治疗),最长7年2个月,均数1年2个月,中位数1年7个月;转院(92例):透析龄最短2天,最长2年6个月,中位数3个月,平均6个月;治愈(12例):透析龄18-65天,平均35天;肾移植成功(5例):透析龄最短3月、最长12月,平均8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61例):透析龄最短7天,最长11年,中位数1年1个月,平均1年8个月。
   4.200例透析病人血管通路使用情况:调查患者所采用的血管通路主要有:股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自体动静脉内瘘是主要的血管通路方式,极少数病人采取直接动静脉穿刺。详细情况如下:股静脉置管155例(78%);颈内静脉置管46例(23%);直接穿刺12例(6%);动静脉内瘘89例(45%)。
   5.200例中无抗凝剂透析(俗称无肝素透析)161例815次原因分析:置管当日(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置管、胸或腹腔积液穿刺引流置管、腹膜透析置管)138例(86%)、透析153次(19%);内瘘手术期37例(27%)、透析45次(6%);月经期34例(21%)、透析98次(12%);身体有内外出血情况(脑出血、眼底出血、咯血、腹部背部皮下血肿、膀胱出血、痔疮、血小板低,等)13例(8%)、透析519次(63%)。
   6.200例中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情况
   股静脉置管155例(78%)并发症:出血(管周渗血)3例(2%),感染11例(7%),血流不稳(贴壁现象、管位置不良)102例(66%),堵管(血栓形成、纤维蛋白鞘)7例(5%),脱管3例(2%),二次置管17例(11%)。
   颈内静脉置管46例(23%)并发症:出血(管周渗血)2例(4%),感染3例(7%),血流不稳(导管位置不良、贴壁现象)26例(57%),堵管(血栓形成或纤维蛋白鞘形成)尿激酶溶栓再通7例(15%),二次置管2例(4%)。
   直接穿刺12例(6%)并发症:穿刺失败5例(42%)38次,血流不足7例(58%)46次,假性动脉瘤5例(42%)。
   动静脉内瘘89例(45%)并发症:手术失败3例(3%),手术成功内瘘使用86例(97%),其中:出血(渗血、血肿)12例(14%),心力衰竭8例(9%),血栓6例(7%)血管狭窄(血流不足)5例(9%),血管瘤、静脉瘤样扩张、假性动脉瘤9例(10%),假瘤修补2例(2%),肿胀手综合征3例(3%),内瘘闭塞再造2例(2%),内瘘闭塞停用2例(2%)
   结论:
   1.血液透析病人逐年增加、近年来激增,本调查200例透析病人男女比例128:72=1.8:1,男性患病显著高于女性。
   2.平均透析龄短,透析不充分现象严重。
   3.血管通路使用,仍存在诸多问题,仍有直刺现象,深静脉留置管置管率高、留置时间过长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AVF手术时机普遍偏晚、长期使用者有假性血管瘤以及血栓形成、内瘘闭塞等并发症发生,有瘘闭现象,有待于病人、临床医护人员多方努力。
   4.无抗凝剂血液透析的开展,很好地避免、减少了病人出血、失血情况。但无抗凝剂透析存在问题:每次透析时间缩短0.5-1h、透析效果减低,透析器及体外循环管路凝血问题(病人丢失血液、凝血堵塞的管路需要更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