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PAr-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表达水平对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预后评价
【6h】

PPAr-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表达水平对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预后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英文论文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acute-on-chronic hepatitis B liver failure,ACHBLF)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最近的研究表明,促炎细胞因子在ACHBLF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证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 gamma,PPAR-γ)参与抗炎反应,但其在ACHBLF中发挥的作用仍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PPAR-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表达水平,揭示PPAR-γ在ACHBL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预测ACHBLF短期预后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研究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了161例受试者,包括81例ACHBLF患者,50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以及30例健康对照者。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PPAR-γ的mRNA水平;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PPAR-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中TNF-α和IL-6的水平。应用SPSS V17.0软件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两组之间差异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卡方检验,PPAR-γ表达水平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ACHBLF患者PPAR-γ mRNA水平与CHB患者相比显著升高(Z=-4.003,P<0.001)。然而,ACHBLF患者PPAR-γ mRNA水平仍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Z=-4.632,P<0.001)。同时,CHB患者中PPAR-γ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Z=-6.037,P<0.001)。
  2.对ACHBLF患者PPAR-γ mRNA水平与临床指标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PAR-γ的表达水平与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r=-0.280,P=0.011)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ratio,INR)(r=-0.230,P=0.039)呈显著负相关。ACHBLF患者PPAR-γmRNA水平与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ferase,ALT)、血肌酐(creatinine,Cr)及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DNA,HBV-DNA)载量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关系。
  3.ACHBLF患者中PPAR-γ启动子的甲基化率比CHB患者显著降低(CpG-1,x2=8.918,P=0.003;CpG-2,x2=9.268,P=0.002),而仍然高于健康对照组(CpG-1,x2=6.691,P=0.009;CpG-2,x2=5.050,P=0.025)。同时,CHB患者两个CpG岛的甲基化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pG-1,x2=21.333,P<0.001;CpG-2,x2=19.448,P<0.001)。
  4.对所有受试者甲基化组与非甲基化组的PPAR-γ mRN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CpG-1或CpG-2发生甲基化的情况下,PPAR-γ的相对表达量将显著减少(CpG-1,Z=-6.613,P<0.001;CpG-2,Z=-7.712,P<0.001),并且当CpG-1及CpG-2同时发生甲基化时对PPAR-γ的表达抑制效果增强(Z=-4.085,P<0.001)。
  5.受试者的血浆TNF-α和IL-6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ACHBLF患者中两种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CHB患者(TNF-α,t=6.649,P<0.001;IL-6,t=6.784,P<0.001)和健康对照组(TNF-α,t=5.582,P<0.001;IL-6,t=5.961,P<0.001)。ACHBLF患者中甲基化组的血浆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非甲基化组(TNF-α,t=2.312,P=0.023;IL-6,t=2.639,P=0.012)。
  6.ACHBLF患者3个月的死亡率为54.32%(44/81),平均生存时间为53.47天(SE4.057,95%CI45.39-61.54)。存活组的PPAR-γ mRNA水平显著高于死亡组(Z=-3.489,P<0.001)。ACHBLF患者甲基化组的预后显著差于非甲基化组(x2=11.140,P<0.001)。ACHBLF存活组PPAR-γ表达水平随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而死亡组维持于较低水平。我们评估了PPAR-γ mRNA水平、PPAR-γ启动子甲基化对预测ACHBLF短期预后的价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6(SE0.059,95%CI0.611-0.841),0.657(SE0.062,95%CI0.535-0.778)。
  结论
  ACHBLF患者与CHB患者相比PPAR-γ表达水平升高,启动子甲基化率降低。PPAR-γ的表达水平及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ACHBLF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并且,PPAR-γ可能通过下调TNF-α和IL-6,对于改善ACHBLF预后具有潜在意义,PPAR-γ的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表达水平对于预测ACHBLF的短期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