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模式研究
【6h】

自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

1.3 文献探讨及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2章 自媒体时代的传播者分析

2.1 传播者与传播媒介

2.2 传统传播者——自媒体时代的转型

2.3 新传播者——自媒体时代的转发分享

2.4 “多级传播”下的多级传播者

2.5 把关者——不同的传播目的

第3章 自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媒介分析

3.1 地位——自媒体时代的自媒体

3.2 缘由——受众媒介选择的因素

3.3 优势——自媒体平台的特质

第4章 自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内容分析

4.1 潮起潮落——文学文本在大众传播中的历史变迁

4.2 新闻事件——传统媒体上的传播内容

4.3 文学事件——自媒体上的传播内容

第5章 自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受众研究

5.1 受众特点——自媒体时代的“分化”与“聚合”

5.2 受众变化——从专门性受众到一般性受众

5.3 受众角色——从“使用与满足”到社会参与

第6章 自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效果分析

6.1 个人效果——从认知、态度到行为

6.2 群体效果——群体动力

6.3 社会效果——舆论与议程设置

6.4 文化效果——大众文化与文学

6.5 另一种效果视角——自媒体时代的文学价值评价

第7章 自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模式建构

7.1 自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模式图

7.2 文学内容与新闻内容结合的热点信息

7.3 传统传播者与新传播者的互动关系

7.4 初级受众与次级受众的多级传播

第8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文学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决定了文学传播的重要性,文学文本传播中蕴含着文学价值和意义的传播。传播是传递文学作品文本的载体,是文学与受众连接的桥梁。当下,自媒体已经成为公众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介平台,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独立空间。
  本文将文学传播界定为“文学文本的传播”,以此作为基础对2015年的文学热点事件进行筛选后,最终以“汪国真逝世”引发的文学传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内容分析,对受众的问卷调查,以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为基础进行分析,探讨在自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下,文学传播中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和传播效果的特点和变化,以此作为基础,描绘当下文学传播的图景,最终进行自媒体时代文学传播模式的建构。
  从传播者来看,在自媒体时代,传统传播者和自媒体中产生的新传播者为文学传播提供了“多级传播者”,拓宽了文学传播的范围,在多级传播的过程中,对于文学信息进行分类和再加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传播,促使文学在更大的范围中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从传播媒介来看,在当下,文学传播充分利用自媒体渠道,借用自媒体本身的媒介传播优势,得到更为有效的传播和更为活跃的受众参与。
  从传播内容来看,自媒体在传播内容上,可以直接对文学文本进行传播,让受众直接阅读或传播文学文本内容,实现文学传播的效用。文学传播要想实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需要文学文本的传播。
  从受众来看,在自媒体时代,受众不再只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能动的信息传播者,并且兼具“分化”和“聚合”的特点。在文学传播的过程中,文学传播的受众完成从专门性受众到一般性受众的转变,从“使用与满足”到“社会参与”的转变,直接参与到文学传播的过程之中。
  从传播效果来看,本文分别从传播的个人效果、群体效果、社会效果和文化效果进行分析。个人效果:自媒体更容易影响受众对于事物的态度,造成受众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产生转发分享的传播行为和重读缅怀的文学行为。群体效果:受众个体会通过转发分享传播符合所属群体共同兴趣、爱好和目的的信息,表明自身的群体属性,增强群体归属感。社会效果:传统媒介和自媒体产生合力,多层传播和裂变传播的机制下,受众受到媒介议程的影响,形成个人议程。同时,公众通过意见的表达和交换,以“商议”的方式最终达成舆论共识。文化效果:自媒体技术打破传统传播权的垄断,将传播权赋予人民,促进文学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使文学属于人民。除此之外,自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还对文学价值的评价造成影响。
  本文最后对自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模式进行建构,并对其中比较重要的过程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在文学传播中,自媒体作为技术是没有偏向的,产生作用和影响的利弊在于人们怎么去利用媒介技术进行怎样的文学传播。在文学传播中,处理好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传统传播者和新传播者之间、传统媒介与自媒体之间、文学内容与新闻内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学传播在当下更好的发挥效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