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缺血性卒中降压幅度对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6h】

急性缺血性卒中降压幅度对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设计方案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4 TOAST分型标准

2.5 预后评价指标

2.6 随访时间及方法

2.7 统计分析方法

2.8 质量控制

2.9 试验流程图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各组患者构成及降压药使用情况

3.3 随访完成情况

3.4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情况

3.5 TOAST分型不同亚型降压幅度与预后的关系

3.6 降压幅度与时间的关系

3.7 降压幅度与年龄的关系

4 讨论

4.1 本研究的特点

4.2 本研究结果分析

4.3 本研究的局限性

4.4 血压幅度中应注意的问题

5 结论

6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作 者 简 介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1.明确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性期降压幅度与预后的关系。
  2.了解不同病因患者降压幅度与预后的关系。
  3.探讨时间与降压幅度/预后的关系。
  4.明确年龄对降压幅度/预后的影响。
  方法: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纳入包头医学院第一、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发病24小时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7例。按照中国卒中指南,根据患者血压值进行或不进行降压治疗,在入院7天内每隔6-8小时测量血压,降压幅度队列自然形成,分为5组。对各组患者进行登记并随访,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既往病史、降压幅度、治疗情况、并发症及预后。
  结果:
  (1)患者血压改变幅度>30mmHg,死亡率与危险性相关(OR=8.667)。
  (2)降压幅度(21-30)mmHg在三月死亡/残疾率是降压幅度(0-10)mmHg的5.76倍;而降压幅度(>30)mmHg是降压幅度(0-10)mmHg的7.2倍。
  (3)血压改变幅度>30mmHg可增加复发几率。
  (4)患者TOAST分型中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入院24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最小。小动脉闭塞型患者入院24小时内血压下降幅度过大可能是其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
  (5)患者在24小时内血压波动明显,降压幅度>30mmHg的比例较多。
  (6)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24小时内血压波动更明显。
  结论: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压降低幅度过大会增加患者死亡率、死亡/残疾率、复发率。患者入院24小时内血压波动大需要稳定血压,老年人更需如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