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6h】

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1问题的提出

1.1研究发散性思维的意义

1.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培养发散性思维提出的要求

1.3国内外关于发散性思维的研究

2发散性思维概述

2.1发散性思维及相关概念

2.2发散性思维的特征

2.3发散性思维的形式

3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理论研究

3.1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理论基础

3.1.1哲学基础

3.1.2心理学基础

3.1.3教育学基础

3.1.4生物学基础

3.2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基本原则

3.2.1主体性原则

3.2.2发展性原则

3.2.3新颖性原则

3.2.4开放性原则

3.2.5民主性原则

3.2.6问题原则

3.2.7活动性原则

3.2.8激励性原则

3.3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条件

3.3.1社会实践

3.3.2问题意识

3.3.3知识积累

3.3.4原形启发

3.4高中生物学教学影响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阻碍因素

3.4.1高中生物学教学阻碍发散性思维发展的认知因素

3.4.2生物学教学中阻碍发散性思维发展的个性因素

3.4.3生物学教学中阻碍发散性思维发展的师生因素

4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教学实施的设计

4.1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4.1.1迁移法

4.1.2组合法

4.1.3分离法

4.1.4相反法

4.1.5群体法

4.2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教学策略

4.2.1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4.2.2精心设问——引发思考

4.2.3拓宽思路——促进交流

4.2.4保证时间——倡导提问

4.2.5重视运用——分析实际

4.2.6了解学情——因势利导

4.2.7教学案例

4.3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实施过程

4.3.1发散性思维的准备阶段

4.3.2发散性思维的育化阶段

4.3.3发散性思维的顿悟阶段

4.3.4发散性思维的验证阶段

4.3.5教学案例

4.4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评价方法

4.4.1观察法

4.4.2问卷调查法

4.4.3测量法

4.4.4其他评价方法

5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实验研究

5.1实验目的

5.2实验假设

5.3实验对象

5.4实验变量

5.5实验材料

5.6实验步骤

5.7实验结果及分析

5.8实验结论

5.9教学案例

6结论

7讨论和建议

7.1讨论

7.2建议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2月的一次讲话中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dford)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性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部分。”因此,在知识经济逐步到来的今天,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生物学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科目,更应与时俱进,大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笔者试图在借鉴众家理论、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改变当前我国的课堂教学只强调思维活动的统一性,要求统一答案、统一格式,把书本知识看成一成不变的真理,严重束缚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发展的不良现象。试图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使生物学教学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在生物学教学中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论文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教育统计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论文的主体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意义。从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新课改的要求、国内外关于发散性思维的研究现状三个方面论述了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是发散性思维的概述。本部分主要阐述了发散性思维的概念、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区别和联系、发散性思维的特征以及发散性思维的几种常见形式。 第三部分是关于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基本理论。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生物学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理论基础,并简要介绍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基本原则、实施条件以及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影响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阻碍因素。 第四部分是关于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教学实施的设计。本部分结合具体示例、案例阐述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基本方法、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以及几种常用的评估方法。 第五部分是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实验研究。把本文所提出的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原则、方法、策略、评估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检验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可行性,并证实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习兴趣与态度、学习策略水平、学习成绩等方面均能起到促进作用。 第六部分是结论。对本文的研究结论做了一个总结。 第七部分是讨论及建议。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王运贵;

  •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祥沛;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生物;
  • 关键词

    生物学教学; 高中生物; 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