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有效性研究
【6h】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有效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一、导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有效性的提出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二)语文课程改革呼唤有效地阅读教学

(三)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1、研究内容

2、研究意义

二、中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理论分析

(一)有效教学的基本理论概述

1、有效教学的理念

2、有效教学的内涵分析

3、有效教学的特征分析

(二)国内外有效教学研究综述

1、国外有效教学研究简介

2、我国近十年来有效教学研究述评

(三)我国中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概况

三、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有效性的策略

(一)准备阶段——科学而艺术的阅读教学设计

1、诊断分析学生学情

2、设计精准的教学目标

3、创生合宜的教学内容

4、选择多样的教学方式

(二)实施阶段——高效、有序的阅读课堂教学

1、主要教学行为策略:达成阅读教学目标

2、辅助教学行为策略:激发学生阅读动机

3、课堂管理行为策略:维持良好课堂秩序

(三)评价阶段——构建有效阅读教学评价标准

1、对现行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反思

2、构建有效阅读教学的评价标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语文独立设科以来,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体系中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要接受和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阅读能力便成为了现代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之一。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而且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因此,如何有效地实施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为阅读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气息,语文课程改革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在阅读教学领域主要表现为错误地理解语文新课标的一些阅读理念,导致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极端的倾向。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知识体系,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使自己的教学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才能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有效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按照教学活动的进程,可以把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及教学评价阶段。根据这三个阶段划分教师在每一阶段表现出来的解决具体问题的行为方式,阐述阅读教学过程有效性的策略。教学准备阶段——科学而艺术的教学设计:诊断分析学生学情、设计精准的教学目标、创生合宜的教学内容、选择多样的教学方式;实施阶段——高效、有序的阅读课堂教学:达成阅读教学目标的主要教学行为策略、激发学生阅读动机的辅助教学行为策略、维持良好课堂秩序的课堂管理行为策略:评价阶段——构建有效阅读教学评价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