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阐释与编译
【6h】

基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阐释与编译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一.绪言

(一)相关学科先行理论研究概况

(二)论文研究缘由,意义,创新之处及不足

1.选题缘由

2.选题意义与创新之处

3. 不足之处与预处理方案

(三)研究方法

二.对外汉语汉字教材与对外汉字文化读本的基本特点及其为本课题带来的启示

(一) 以《发展汉语》系列教材与汉字文化读物《汉字演变五百例》为例开展对比分析

(二)易于被学习者接受的汉字读本特点及其对课题启示

三.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字构形阐释与编译

(一) 研究依据:实例分析采用书目一览及选择缘由

(二) 试译前期相关准备工作以及主要思路

(三) 汉字形体演变实例阐释、试译与教学建议举例

(四) 汉字实例分析编译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式

1.中外文化思维以及语言表达差异问题

2. 翻译过程中翻译技巧的选用问题

3. 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的汉字简化问题

4. 具体实例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四.结语

(一) 现今汉字文化推广带来的启示

(二) 对现今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难点剖析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现阶段较受欢迎的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教材以及对外汉字文化推广材料书目一览

附录2: 2003—2012年来华留学生简明数据统计表

附录3:调查问卷(样卷)

附录4:《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甲级单字以及部分部首字列表

附录5:本课题常见术语中英对照表(部分)

附录6:除论文中举例之外的其他甲级单字实例编译

展开▼

摘要

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汉字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变革持续发展;而在这发展的过程中,汉字的超时空性使其古今意义息息相关,使现今汉字研究与习得有章可依,不失其真实内涵。然而,汉字的另一特性——抽象内敛却极具表达张力——使得汉字成为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同时也增加了对外推广汉字文化的难度。尽管目前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得到了诸多学者的重视,对其教学理论、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亦逐步增多,但在实践应用方面,对外推行的基础汉字介绍书籍以及汉语教材中的汉字释义部分仍存在“为释义而释义”的纯字面翻译问题,未能良好展现汉字形体演变的特点,也无法从感性认知角度帮助学习者对汉字有更全面的了解,由此,理论与实践之间脱节现象依旧存在,对外汉字文化推广仍有更广阔的提升空间。
  课题顺应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态势,对汉字形体演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作出探讨,收集、筛选并整理常见汉字形体演变实例,通过实例阐释与尝试性编译实践,针对对外汉字教学以及汉字文化推广提出建议与对策,力求文笔叙述详实,逻辑清晰,翻译准确,期望能够有助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发展,落实对外汉语“理论与实践结合”这一研究基本要求,并为跨学科研究做出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