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战国《尚书》学研究
【6h】

战国《尚书》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战国诸子时代的历史环境

第一节 诸子之学的时代背景

一、经济制度的变革

二、政治关系的革新

三、文字的简易化

第二节 诸子之学的兴起

一、王官之学衰落

二、诸子之学兴起

第三节 士阶层的崛起

一、上层王官贵族降为士

二、下层庶民升为士

第二章 战国诸子引《书》考论

第一节 《墨子》引《书》考论

一、墨子生平及墨学渊源

二、《墨子》引《书》考论

三、《墨子》引《书》研究

四、结语

第二节 《孟子》引《书》考论

一、孟子生平及学术渊源

二、《孟子》引《书》考论

三、《孟子》引《书》研究

四、结语

第三节 《庄子》引《书》考论

一、庄周事略及学术渊源

二、庄子《尚书》学考述

三、结语

第四节 《荀子》引《书》考论

一、荀子生平及学术渊源

二、《荀子》引《书》考论

三、《荀子》引《书》研究

四、结语

第五节 《韩非子》引《书》考论

一、韩非子事略及学术渊源

二、韩非子《尚书》学考述

三、《韩非子》引《书》概说

第六节 《吕氏春秋》引《书》考论

一、《吕氏春秋》学术渊源

二、《吕氏春秋》引《书》考述

三、《吕氏春秋》引《书》概说

四、结语

第三章 清华简《书》学研究

第一节 《保训》篇“中”思想观念研究

一、周文王遗训问题

二、上甲微史事研究

三、“中”思想观念研究

第二节 《金縢》“予仁若考”解诂

一、“予仁若考”诸家解诂

二、“仁若”二字衍文问题

三、“若考”意义解诂

四、“仁”“佞”关系探析

五、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春秋末期,中国的思想界进入“轴心时代”,社会秩序被新的阶层关系打破,周王室的衰微导致上层贵族所执掌的文化、政治、思想等因素流入诸侯国乃至民间,即“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这是王官之学转化为诸子之学的时代背景,也是战国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
  战国诸子百家之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从社会制度方面进行考察,归结为以下三个原因:一是经济制度的变革,二是政治关系的革新,三是文字书写的简易化。战国士阶层成为时代文化思想的承担者,其介于下层贵族与庶民之间的身份主要来源于两种情况,一是原属王官的知识阶层的下移,二是下层庶民的上升。
  《尚书》作为政教之书,战国诸子在议论政事时必然对《书》篇文献进行征引,兹就《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六部典籍进行探究,以反映不同学派的《书》学面貌。
  《墨子》是先秦典籍之中除《左传》之外引用《尚书》最多的文献,且引用情况复杂。《墨子》“十论”是墨家学派的核心理论,《尚贤》《尚同》《兼爱》《非攻》《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均有引《书》以论事的例子。《墨子》引《书》多不同于今传《尚书》文本,其原因在于《书》学授受源流在春秋战国之时发生变化,墨家有独立于儒家之外的《书》学选编版本,由此呈现出不同的《书》学流传面貌。
  《孟子》引《书》多阐释发挥《书》篇大义,节引文本,改写字句,作为议论政事的历史依据,这实际上继承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断章取义之法,是战国时代士人引用古籍的共同习惯。《书》序编纂与《孟子》引《书》体例相合,故《书》序在编纂过程中借鉴《孟子》的行文方式是可以徵信的,这有助于断定《书》序的写作年代。
  《庄子》引《书》见于《天道》《天运》《盗跖》《在宥》四篇,论《书》见于《天道》《天运》《徐无鬼》《天下》诸篇。《庄子》论《书》包涵于讨论“六经”的范畴之内,着重突出“六经”的大义主旨,对《书》教传统的发生、演变、流传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天下》篇所言“《书》以道事”,后代学者沿用其说,对《书》学教化意义的历程发展影响深远。
  《荀子》称引《尚书》仅次于用《诗》,大篇幅征引《书》篇文献,可见荀子对《书》学有着独特的见解。《荀子》论《书》有两个特点:“定《书》之界说”与“《诗》《书》《礼》《乐》并举”。《荀子》引《书》化用语句,多加改造,阐释发挥,使引文脱离《尚书》原义,甚至存在断章取义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儒家传统政教文本的教化意义的解构,而对政治哲学的重新阐释,又使之具有微言大义的功能。
  《韩非子》称引《尚书》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明称《书》、暗引《书》,议论《书》。在明称《书》一类的文献中,分别见于《说林上》《说林下》《外储说左上》《难势》四篇。在暗引《书》一类的文献中,共有四处或与《尚书》有关,见于《有度》《忠孝》《外储说右上》《十过》。关于《韩非子》论《书》情况,《和氏》篇并言《诗》《书》,《奸劫弑臣》篇称“先王之书”,皆是韩非议论《书》之功用的言辞。
  《吕氏春秋》援引《书》形式不拘一格,或称《夏书》《商书》《周书》,或直接称《尚书》篇名,如《鸿范》,或简称“《书》曰”,或杂糅《书》篇内容以为历史史事。《吕氏春秋》引《书》不见于伏生本或鲁国传本《尚书》,与地域差异有着较大的联系。
  清华简中涉及《尚书》的内容将《尚书》学研究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保训》篇周文王遗训问题和上甲微史事传说都得到勘正。“中”的思想观念与礼乐制度有关,具有刑罚律例制度上的公平中正含义,蕴含的中道思想成为社会伦理道德准则,在施政治国方面体现为“执中”原则。借助清华简,《金縢》篇“予仁若考”的断句为“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释义为:我周公旦之高材如父祖,而多材多艺,能服事鬼神。
  《尚书》作为上古三代时期君王施政治国政策的文献资料汇编,保存了大量的教化思想。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为求取在政治上的话语权,必然援引《尚书》以论证其学术理论,对《书》学大义进行征引与改造,使之符合己说而推行于世。因此对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征引《尚书》的情况进行研究,可以全面了解《尚书》在战国时期的存在面貌,考辨诸家传习《尚书》的版本差别,亦可以梳理《尚书》在春秋战国之际的流布与传播情况。在《书》教传统研究的大背景下,考察战国《书》教传统的阐释、演变与发展,可以体现其对春秋《书》学思想的承继与丰富,同时揭示对秦汉《书》教传统的开启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钟云瑞;

  •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马士远;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古代史籍;
  • 关键词

    《尚书》; 战国诸子; 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