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肺结核病人疱疹病毒感染及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的检测和临床意义分析
【6h】

肺结核病人疱疹病毒感染及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的检测和临床意义分析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实验材料

1.2.1主要仪器

1.2.2主要试剂和耗材

1.3研究方法

1.4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结果

2.1肺结核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EBV特异性DNA片段的检测

2.2 ELISA法检测EBV VCA-IgM,HCMV-IgM及HSV-IgM抗体

2.3 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含量

2.4复治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IL-2R含量的比较

2.5病毒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血清sIL-2R含量的比较

第三章讨论

3.1疱疹病毒感染与结核病

3.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与结核病

3.3疱疹病毒感染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

第四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肺结核病人疱疹病毒感染的研究及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检测肺结核病人EB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情况以及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在强化治疗后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56例肺结核患者和43例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EBV特异性BamH I-W基因片断;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单纯疱疹病毒(HSV)以及EB病毒衣壳抗原(VCA)特异性IgM抗体;ELISA检测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以及正常健康对照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lL-2R)含量。 结果: ①.56例结核患者标本中有28例检测到EBV特异性DNA,阳性率为50%,43例正常对照有2例检测到EBV DNA,阳性率为4.65%,结核患者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x2=23.684,P<0.01)。56例结核患者与正常健康对照EBV-VCA-IgM均为阴性。 ②.56例结核患者HCMV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为17.9%(10/56),43例正常对照HCMV=IgM抗体阳性率为4.65%(2/43),统计学分析表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x2=3.982,P<0.05)。56例结核患者HSV=IgM阳性率为14.29%(8/56),43例正常对照均未检测到HSV-IgM抗体,统计学分析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校正X2=4.898,P<0.05)。 ③.42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前血清slL-2R为1087±841pg/ml,治疗两个月后血清slL-2R为751±120pg/ml,28例正常健康对照组为214±66pg/ml,治疗前后血清slL-2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t'=6.198,24.053,P<0.01),治疗前后相比差异也具有显著性(t=2.563,P<0.05)。14例复治肺结核患者治疗前血清sIL-2R为1542±698pg/ml,治疗两个月后血清sIL-2R为962±284pg/ml,与正常健康对照组214±66pg/ml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t'=7.124,9.724,P<0.0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也具有显著性(t=2.900,P<0.01)。 ④.HCMV-IgM和HSV-IgM抗体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治疗前血清sIL-2R为1688±754pg/ml,而HCMV-IgM和HSV-IgM抗体阴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前血清slL-2R为1006±738pg/ml,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2.832,P<13.01)。 结论: ①.肺结核患者EB病毒DNA有较高检出率,提示肺结核患者可能存在EB病毒的激活感染;肺结核患者VCA-IgM抗体均为阴性,与EBV DNA的检出无平行关系,支持VCA-IgM仅见于EBV原发感染的观点。 ②.肺结核患者HCMV和HSV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对照,提示肺结核患者存在HCMV和HSV的活动性感染。 ③.肺结核患者有无疱疹病毒感染时血清sIL-2R水平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疱疹病毒活动性感染对病人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 ④.肺结核患者治疗血清sIL-2R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肺结核病情监测及预后估计的一项参考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