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RRM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h】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RRM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仪器、材料与实验试剂

1.2.1 实验仪器

1.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1.3 实验方法及步骤

1.3.1 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操作步骤

1.3.2 外周血总RNA提取操作步骤

1.3.3 cDNA的合成

1.3.4 Real-time PCR反应

1.3.5 血清CA125、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uman epididymis secretory protein 4,HE4)的检测

1.3.6 结果处理

1.4 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结果

2.1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RRM2 mRNA的表达情况((X)±S)

2.2 RRM2的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3 RRM2与CA125、HE4的相关性

2.4 RRM2的特征性ROC曲线分析

2.5 RRM2mRNA与HE4单项或联合检测卵巢恶性肿瘤的ROC—AUC和相同特异度下的敏感度比较

第三章 讨论

3.1 RRM2在上皮性卵巢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3.2 RRM2与CA125、HE4的相关性

3.3 RRM2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核苷酸还原酶小亚基M2(RRM2)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检测情况并初步探讨其作为肿瘤标志物对上皮性卵巢癌诊断的意义。
   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7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16例低度潜在卵巢恶性肿瘤、15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15例正常人外周血标本单个核细胞中的RRM2的相对表达量,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RRM2mRNA的表达量(2.541±0.801)和低度潜在恶性肿瘤(2.180±0.392)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患者(1.641±0.377)和正常人(1.388±0.222)(P<0.05),后两者间表达无差异(P>0.05)。
   2.RRM2mRNA表达随临床分期的进展呈上升趋势(P<0.05),RRM2mRNA的表达量与FIGO分期、腹水有无、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产生及大网膜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
   3.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RRM2mRNA的表达与血清中CA125、HE4表达呈正相关(P<0.05)。
   4.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RRM2mRNA在临界值为1.77时诊断指数最大(敏感性67.4%,特异性和83.3%),ROC曲线下面积0.801(95%CI0.712~0.872,P=0.000)。
   结论:1.RRM2可能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癌基因的作用,有望成为诊断上皮性卵巢癌的新指标。
   2.RRM2 mRNA与CA125、HE4联合检测时,兼顾了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单项指标诊断相比,可提高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