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探究汉画像中建鼓舞的符号意义
【6h】

探究汉画像中建鼓舞的符号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工作和任务

第一章 符号学的定义

第一节符号学视域下的建鼓舞

第二节建鼓舞的定义

第三节建鼓舞的历史背景

第二章 建鼓的形制

第一节建鼓的形制

第二节鼓座的形制

第三节 舞人坐骑

第三章 建鼓舞的语形表达

第一节建鼓舞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建鼓舞的表现手法

第三节建鼓舞的表现样式

第四章 建鼓舞语义的象征符号

第一节建鼓舞语义的感性层(娱人)

第二节建鼓舞语义的表意层(娱神)

第三节建鼓舞语义的叙事层(天人合一)

第五章 中国传统舞蹈“建鼓舞”的传承导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建鼓舞是汉代舞蹈的代表之一,具有双重性质,既有手舞足蹈的肢体语言视觉表达,又有音响节奏的听觉表达,也可以说是乐器演奏与舞蹈表演的综合体。其重要的特点就是配合钟鼓乐器,击鼓而舞,其势铿锵。“建鼓舞”的动作幅度大,难度高,鼓吏各个身怀绝技,可见当时的汉人对于建鼓舞的推崇。因此“建鼓舞”在当时的汉代来说,是一般乐舞杂耍所无法替代的。“建鼓舞”赋予的祭祀、丧葬、礼仪、外交等功能,让消亡的建鼓舞披上神秘的面纱。同时在关于天人合一的关系上,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在这种传统的思想意识和所处环境浑然一体的生发中,艺术与思想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舞蹈被赋予了非常独特的意义,由娱人到娱神最后到天人合一,建鼓舞的发展脉络可谓一步一个阶梯状。
  在历史长河中“闪现”的“建鼓舞”已经消亡,我们所进行的最大限度的还原和重现只能通过汉画像石为参考对象。刨除客观条件,以符号学为研究视角,解读建鼓的符号意义,将“建鼓舞”的保护做大最大化,结合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建鼓舞”由“点”变为“面”,由单一的肢体变为舞蹈动态,由课堂舞蹈组合到建鼓舞的舞蹈教材。期待“建鼓舞”在未来,不仅在艺术层面,在文化上担负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和重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