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学校心理咨询的德育意义
【6h】

初中学校心理咨询的德育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一、初中学校德育的困境

(一)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1.学习能力强 对外界的认识容易走极端

2.情绪不稳定 容易出现过激情绪状态

3.意志力相对薄弱 自我控制能力弱

4.性成熟带来的困扰导致行为问题

(二)传统德育工作相对现代社会的滞后表现

1.德育工作的“一过性”

2.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

3.重一般灌输轻个性培养

4.教学方法机械简单

二、初中学校心理咨询的德育意义

(一)初中学校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

1.心理学视野里的德育目标

2.人格教育的实践意义和实践方法

(二)初中学校心理咨询的模式

三、初中学校心理咨询的德育效果

(一)个体心理咨询的德育效果

1、对“偷窃行为”学生的德育效果

2、个体咨询对“网络成瘾”学生的德育效果

(二)团体心理咨询的德育效果

1、团体心理咨询中的价值观教育

2、团体心理咨询中的性教育

(三)初中学校心理咨询的德育功能

1.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培养学生探寻深层次的幸福感

(四)新时期初中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1.区分德育问题和心理问题提高德育效率

2.心理咨询不可以完全取代德育工作

注 释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他们不同于小学阶段的儿童,也不能用成年人的方式处理问题。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一个矛盾的成长阶段,很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直接导致行为问题。 我国建国以来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一贯采用的德育工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学校教育环境。它表现得滞后、僵化、刻板。初中德育工作者为此感到无能为力,而学生也厌倦这样的教育。 在初中开展心理咨询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是人本主义在教育思想中渗透的表现,在初中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可以建立一个比较全方位的体系,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而且对教师和家长发挥作用。从外围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从内部优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两种主要的工作方法,心理咨询可以影响学生的人格形成,解决一些传统的德育方法不能见效的德育问题。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这就是初中学校开展心理咨询的德育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