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于11-13岁儿童绘画的特点及教学方式的探究
【6h】

关于11-13岁儿童绘画的特点及教学方式的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一章关于11-13岁儿童绘画特点及绘画心理阶段的分类

第一节 美术教学中11-13岁“青少年危机期”产生的原因探究

第二节 理性看待美术教学中出现的“青少年危机期”

第二章美术教学中11-13岁“青少年危机期”教学方式的探究

第一节抓紧“速写、写生技法基础训练”是解决危机期的前提

一、速写、写生的有效性的理论论证

二、实施“速写、写生”应该遵循的原则

三、实施“速写、写生”的具体方法

第二节抓紧“想象思维的层次训练”是解决危机期的基础

一、对想象思维的认识

二、“想象思维的层次训练”在教学中的实施方案

第三节实施“写生与想象相结合的训练”是解决危机期的有效手段

一、贴近生活,寻找素材

二、形体联想与运用纹理线条的装饰

第三章解决美术教学中“青少年危机期”的矛盾的重要性论证

第一节解决美术教学中“青少年危机机”的矛盾利于儿童的美术能力逐渐发展与形成

第二节解决“青少年危机机”的矛盾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因材施教

第三节解决“青少年危机机”的矛盾利于教师在挫折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挫折容忍力

第四节解决“青少年危机机”的矛盾利于教师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挖掘优秀的美术人才

第五节解决“青少年危机机”的矛盾利于学生在愉悦中度过“青少年危机期”,体验成功的快乐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作品)

致谢

展开▼

摘要

国内外关于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理论研究及教学实践的探究,是建立在儿童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学科能力研究。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结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儿童心理学的创立与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发展,为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理论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教学实践的探索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教育应顺应儿童那天真活泼情感的表现,要不断地激发和调动他们对艺术的兴趣,使儿童成为一个有艺术思维的独立成长的个体,这也正是儿童发自本性的人格化的需要。所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结合相应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探索与之相适应的艺术教育模式是新时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本论文主要关注的是11-13岁这个年龄段内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探究。11-13岁,国内外学者把这一个阶段称作“青少年危机期”,这个时期美术能力的发展关系到儿童整个一生的美术能力的发展。因此,儿童到了这个年龄段是处于美术教育最关键的时期,作为美术教师应非常清晰的了解这些特点,在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美术的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危机期”从而使美术学习的能力有所提高,向着更理想更高层次发展。我们要用视觉艺术这一手段对儿童进行一生的教育,发挥每个儿童的能力和创造热情,认识自身价值,引导儿童去发现美,并形成对这个世界至情至理的美感,形成完善而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当今儿童美术教育的主要课题。 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介绍了11-13岁儿童绘画特点及绘画心理阶段的分类;第二章探究了美术教学中11-13岁“青少年危机期”教学方式;第三章就解决美术教学中“青少年危机期”的矛盾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证。

著录项

  • 作者

    常霞;

  •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美术)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苏和;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美术;
  • 关键词

    儿童绘画; 美术教学; 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