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合作型教研组对教师专业成长促进的研究——以安阳市H小学为个案
【6h】

合作型教研组对教师专业成长促进的研究——以安阳市H小学为个案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前言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研容的方法及过程

(三)论文框架

二、以合作为基础的教研组及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

(二)教研组建设理论

(三)合作化专业发展理论

(四)小结

三、合作型教研组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个案分析

(一)研究学校基本情况

(二)研究学校教研组情况

1、合作型教研组的组织结构

2、合作型教研组的活动模式

(三)研究学校教师专业成长展示

1、合作型教研组的成长发展

2、合作型教研组成员的成长记录

四、研究结果与反思

(一)总结与分析

1.转变观念,促进专业发展

2、完善制度,加强组织评价

(二)反思与建议

1、关注课程与实践问题

2、加强合作与反思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瓷源强国”。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最为关切的热点话题。教研组是我国基层教师间协作的非行政性组织,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共同体,它使教师专业发展由外控走向自主成为可能。但从目前的实践来看,现有的学校教研组未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整个教研组制度运行中的个人主义文化和教师之间的相互隔离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建立团结、协作的合作型教研组对于教师的成长、学校的发展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为合作型教研组提供了理论基础;教师专业成长的反思性特征支撑着合作型教研组文化的构建;合作型教研组文化更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实现思维和智慧的碰撞,观念和方法的提升,情感和心灵的共鸣,它有助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又是促进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为此,本研究将从构建合作型教研组模式入手,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本论文以个案研究的方法,以安阳市H小学的数学教研组为研究样本,采用文献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试图从其借鉴日本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模式构建的合作型教研组入手,对这一小学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最主要的、最基本的、最日常的组织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教学模式,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目的,阐述了研究方法及步骤;其次,从国内外研究的基本状况对教师专业发展、教研组建设进行理论铺垫,架构研究的理论基础。接下来,结合个案资料对我市H小学的数学教研组的结构、教研组的运作、教研组及教师的成长变化进行阐述,归纳概括出“合作型教研组”这一学习团队对教师成长变化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对个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最后从观念、制度、形式三方面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的行动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