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于李善兰翻译《几何原本》的研究
【6h】

关于李善兰翻译《几何原本》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汉译《原本》产生的相关背景

2.1 徐、利译本的产生与影响

2.1.1 徐、利译本的产生

2.1.2 徐、利译本的影响

2.2 李、伟译本产生的相关背景

2.2.1 李、伟译本的产生

2.2.2 李、伟译本的底本

第3章 THE ELEMENTS与李、伟译本概述

3.1 THE ELEMENTS概述

3.1.1 THE ELEMENTS结构分析

3.1.2 THE ELEMENTS内容分析

3.2 李、伟译本概述

3.2.1 李、伟译本版本介绍

3.2.2 李、伟译本内容与结构分析

第4章 THE ELEMENTS与李、伟译本的对比研究

4.1 结构与内容比较

4.1.1 李、伟译本中省略的内容

4.1.2 李、伟译本中增加的内容

4.1.3 小结

4.2 李、伟译本的翻译方法

4.2.1 内容的翻译方法

4.2.2 术语的翻译方法及特点

4.2.3 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第5章 徐、利译本与李、伟译本的术语对比研究

5.1 徐、利译本和李、伟译本术语分析

5.1.1 徐、利译本的术语名词

5.1.2 李、伟译本的术语名词

5.2 徐、利译本与李、伟译本的术语比较

5.2.1 李、伟译本对徐、利译本术语的继承与采用

5.2.2 李、伟译本术语的发展与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完成的项目列表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以李善兰和伟烈亚力译《几何原本》(金陵书局版,1866)和比林斯利英文译本THE ELEMENTS OF GEOMETRIE of the most auncient Philosopher EUCLIDE of Megara(1570)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两个版本之间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进一步说明李善兰翻译《几何原本》的原则、方法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还将前六卷和后九卷的术语进行补充、整理,并进行了比较,阐述了两部分术语的联系,进而讨论了李善兰确定术语的原则和方法。
  本文的主要内容有:
  1.回顾了《几何原本》前六卷和后九卷翻译的背景,讨论了前六卷和后九卷翻译过程,以及译者的知识结构对于翻译过程和翻译成果的影响。
  2.对《几何原本》后九卷及其底本TheElements的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并对这两个版本的体例及编排方式给与详细说明,为接下来两版本间的对比打下基础。
  3.将《几何原本》后九卷与其底本TheElements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译本对原著体例、编排方式的继承与调整,对原著内容的取舍与增补;研究了译本术语的翻译原则与方法,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阐述了这些继承、调整的规律及原因。在此基础上,说明李善兰翻译《几何原本》的原则、方法和特点。
  4.全面整理《几何原本》前六卷和后九卷的数学术语名词,并将这两部分的术语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者之间联系,以此厘清李善兰翻译过程中确定术语原则和方法。
  本文研究表明,李善兰在翻译《几何原本》后九卷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融入到对西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对西方著作的编译中,这使得《几何原本》后九卷在体例、内容和术语方面具有中国传统特征。这种翻译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易于中国人理解西方科学,同时又影响西方科学知识体系在中国的传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