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日粮模式对泌乳奶牛乳腺乳蛋白合成影响的研究
【6h】

不同日粮模式对泌乳奶牛乳腺乳蛋白合成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插图和附表清单

缩 略 语 表

1 引言

1.1 奶牛蛋白质营养的特点

1.2 日粮模式对牛乳品质的影响

1.5 试验假设与技术路线(Hypothesis)

2 试验研究

2.1 不同氨基酸模式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酪蛋白合成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2.2 不同日粮模式对泌乳奶牛乳产量与乳成分的影响

2.3 不同日粮模式对泌乳奶牛动静脉血中乳蛋白合成相关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

3 总体讨论与结论

3.1 论文的总体讨论

3.2 论文的创新之处

3.3 论文总体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 者 简 介

展开▼

摘要

牛乳中乳蛋白含量较低是中国乳品行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立足于中国的饲料资源,通过日粮调控的途径提高乳蛋白含量与产量将有现实意义。本研究比较了中国奶牛养殖模式中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日粮模式对泌乳奶牛乳腺乳蛋白合成的影响,找出了可能影响乳蛋白合成的关键因素,为提高奶业生产水平,推动奶业发展提供科学数据。
  试验1不同氨基酸模式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酪蛋白合成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本论文首先在体外研究了不同氨基酸模式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酪蛋白合成的影响,目的是确定氨基酸模式是否会影响乳腺上皮细胞酪蛋白的分泌,并对其机理进行初步研究。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氨基酸模式分别为:低蛋白日粮条件下血液氨基酸组成模式组(LPBP)、全乳蛋白氨基酸组成模式组(MP)、酪蛋白氨基酸组成模式组(CP)、80%酪蛋白+20%乳清蛋白氨基酸组成模式组(CLP),每个处理3个重复,试验重复3遍(n=12)。用RT-qPCR检测CSN1S1、CSN3、GLUT1、PRLR、STAT5和mTOR基因表达量,用Elisa法检测αS-酪蛋白合成量,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试验结果显示:氨基酸模式的不同影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酪蛋白的合成,全乳蛋白模式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氨基酸模式。氨基酸模式通过调节mTOR、STAT5、PRLR和GLUT1基因的表达影响酪蛋白的合成。此外,研究发现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乳腺上皮细胞增殖活性与乳蛋白基因表达的趋势并不一致。
  试验2不同日粮模式对泌乳奶牛乳产量与乳成分的影响
  论文的第二部分通过动物试验明确了不同日粮模式对泌乳奶牛乳产量与乳成分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阐述不同日粮模式对乳腺内乳蛋白合成的影响提供数据。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0头牛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三种日粮:1)代表规模化养殖场日粮模式的混合粗饲料组(Mixed forage MF);2)代表奶牛养殖小区养殖模式的高精料秸秆组(Corn straw A);3)代表散户养殖模式的低精料秸秆组(Corn straw B)。试验期12周,预饲期3周,正式试验期9周,每3周为一个试验周期,在每个试验周期的15~18d采集饲料样、乳样,并记录产奶量。试验结果显示:MF组日粮的整体生产水平最佳,CSA组虽然在乳蛋白含量与产量上与 MF组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泌乳效率显著低于MF组,CSB组除乳脂率外,其他乳成分指标均低于CSA组与MF组。以上结果提示:营养水平满足需要时,平衡日粮的营养素利用效率更高;CSB组日粮营养水平满足不了泌乳需要。
  试验3不同日粮模式下泌乳奶牛动静脉血中乳蛋白合成相关代谢物分析
  在试验2的基础上,对泌乳奶牛阴部外动脉与乳静脉血中乳蛋白合成相关代谢物含量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影响乳蛋白合成的关键因素。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日粮模式对泌乳奶牛阴外动脉血液中 PRL、GH、INR、IGF-1、和葡萄糖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CSA组阴外动脉血中血浆尿素氮(BUN)及瘦素含量显著高于CSB组与MF组(P<0.05),提示高精料秸秆组氮的利用效率较低,瘦素可能影响了CSA组乳脂的合成。CSA组和CSB组乳静脉静脉血中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显著高于MF组(P<0.05),提示秸秆组日粮可能会影响肝脏的健康。不同日粮模式下泌乳奶牛阴外动脉血浆中大部分氨基酸浓度与比例没有显著差异,但是 Asp、Arg、Thr、His、Gly和Leu的比例有显著差异或有差异显著的趋势。
  试验4不同日粮模式下泌乳奶牛乳腺对氨基酸的摄取与利用
  在试验2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日粮模式下乳腺对氨基酸的摄取与利用的差异。结果显示:限制CSB组乳腺对氨基酸利用的因素是阴外动脉血所提供EAA的绝对量少,其原因是CSB组日粮营养水平低,血流量小,所提供营养物质的绝对量不能完全满足乳腺泌乳的需要。CSA组与MF组乳腺对氨基酸的吸收与利用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别。
  试验5不同日粮模式下泌乳奶牛乳腺组织中泌乳相关基因表达
  在试验2的基础上,采集了不同日粮模式下泌乳奶牛的乳腺组织用于 RNA提取,并用RT-qPCR检测CSN1S1、CSN1S2、CSN3、INSR、PRLR、GHR、JAK2、STAT5和mTOR基因表达量。研究结果显示:日粮模式的不同能够影响泌乳奶牛乳腺组织内乳蛋白基因的表达,日粮营养水平与平衡性会通过影响乳腺组织内PRLR、GHR、INSR、及 mTOR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乳蛋白的合成。在营养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平衡的日粮更能促进乳蛋白基因的表达。
  总体试验结果显示:氨基酸供给量与在乳腺内利用效率的差异是影响不同日粮模式下乳蛋白含量与产量的重要原因,通过检测乳腺组织中泌乳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可以反映出不同日粮模式下泌乳奶牛乳腺内乳蛋白的合成效率;氨基酸模式的不同能够影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酪蛋白的合成,全乳蛋白模式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氨基酸模式。

著录项

  • 作者

    张兴夫;

  •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学科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敖长金;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823.91;S823.5;
  • 关键词

    日粮模式; 泌乳奶牛; 乳蛋白合成; 乳腺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