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早产儿局灶性脑白质损伤的磁共振演变及ADC值的测定
【6h】

早产儿局灶性脑白质损伤的磁共振演变及ADC值的测定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以磁共振成像提供的影像学资料为依据,进行ADC值测量,观察局灶性脑白质损伤的磁共振演变及ADC值的变化。
   方法
   对2010年10月-2011年6月于我院第一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在其生后8天内完善头磁共振检查(T1WI,T2WI,DWI),根据磁共振影像学表现,根据磁共振影像学表现,获得局灶性脑白质损伤患儿24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时期出生磁共振表现无异常早产儿26例作为对照组。测量病例组及对照组感兴趣区域的ADC值及病例组病灶处的ADC值,对局灶性脑白质损伤患儿在2-5周后复查磁共振,观察病灶演变,并再次测量感兴趣区域及病灶处的ADC值,观察比较ADC值变化。
   结果
   1.局灶性脑白质损伤患儿24例,全部病例可见DWI点簇状高信号(100%),其中19例常规MR/示相应部位病灶呈短T1信号(79.2%),15例短T1伴短T2信号(62.5%);其中1例仅DWI显示高信号,常规磁共振未见异常。24例均在在2.5周后(平均间隔时间18天)进行了头磁共振复查,结果24例全部显示DWI原病灶处高信号消失(100%),9例短T1完全消失(39.1%),14例短T1信号面积缩小(60.9%)。完全消失组平均复查间隔时间为21.56±7.50天,明显长于未完全消失组(16.14±4.78天),P<0.05。
   2.PWMD组患儿病灶区域的ADC值较对照组患儿明显下降,病灶周围区域ADC值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3.PWMD组患儿(1)初次测量病灶区域的ADC值明显低于病灶周围区域的ADC值,p<0.05。(2)复查时病灶处ADC值较前升高,p<0.05。(3)病灶周围区域ADC值较前升高,p<0.05。
   4.(1)对正常组大脑左右两侧对称区域进行ADC值的测量,可见左右两侧对称区域ADC值无明显差异(p值均大于0.05)。(2)斑点消失的单侧病灶复查时病灶区域的ADC值明显高于对侧(p值<0.05)。
   结论
   DWI作为早期发现局灶性脑白质损伤的重要手段,但仍受主观因素的制约,结合ADC值评估损伤程度能更加精确;PWMD可能造成早产儿髓鞘化发育的障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