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右美托咪啶对冠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6h】

右美托咪啶对冠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麻醉方法和监测指标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右美托咪啶在全麻诱导时对既往存在高血压和(或)冠心病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老年人冠心病的发生率较高其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为心脏储备能力下降,在安静状态时血流动力学尚可保持相对平稳,但在麻醉用药、气管插管、手术操作刺激等应激状态下,由于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肾上腺素释放,心率增快,心脏舒张期缩短,导致心肌氧供与氧耗不平衡,进一步加重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麻醉药物可抑制心功能,且可导致外周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流量相对减少,引起血流动力学波动,易发生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本研究拟评估右美托咪啶对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期间的心肌保护作用,为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期间用药提供参考。
  实验方法
  选取医大一院神经外科择期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的冠心病(依据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诊断和命名标准)患者38例,性别不限,年龄50-80岁,体重48-82kg,ASA分级Ⅱ-Ⅲ级,NYHA分级Ⅱ-Ⅲ级,无明显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无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19):对照组(E组)和右美托咪啶实验组(D组)。
  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开放静脉通路;局麻清醒建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连接心排量测量装置(ViglleoEdwardsLifesciences),调零完毕记录入室后(T1)HR,SBP,DBP,SPO2,CO,CI.输入5ml/kg的晶体液补偿性扩容,计算生理需要量与损失量作为术中继续补液的依据。D组麻醉诱导给药前10min给予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0.5μg/kg泵注,面罩吸纯氧3min后开始麻醉诱导此时记录(T2)时点的指标HR,SBP,DBP,CO,CI.然后D,E两组予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25mg/kg、舒芬太尼0.5μg/kg和顺式阿曲库铵0.4mg/kg快速诱导,经口气管内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氧流量2L/min,潮气量6-8ml/kg,呼吸频率12次/min,吸呼比1∶2。此后依次记录诱导完成后5min插管时(T3),插管完成后5min(T4),插管完成后10min(T5)各时点的HR,SBP,DBP,SPO2,CO,CI。
  结果
  1.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体重、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与D组比较,E组心动过速(心率≥100次/分)、高血压(SBP≥160mmHg或DBP≥95mmHg)心电图ST段下降≥0.05mv发生率降低(p<0.05)。
  3.D组与E组比较T1时BP,CO,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D,E两组BP,CO,CI与T1时相比较均降低(P<0.05),且E组降低较D组明显(P<0.05):D,E两组T4,T5时较T3的BP,CO,C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组T4,T5时较D组T4,T5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啶在冠心病患者行麻醉诱导前10min给予0.5μg/kg的负荷剂量靶控输注后,可以降低插管操作引起的应激反应,从而使CO,CI和冠脉血流变化幅度较小。这对于老年患者围术期的心脏保护有积极的作用,这一保护作用更适用于可能存在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的患者,可以降低围术期发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