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十七年”东北工业小说史论
【6h】

“十七年”东北工业小说史论

代理获取

摘要

新中国建立后,大规模的工业建设率先在东北地区展开,在中共的文艺政策和主流文学话语的引导下,工业小说作为一个独特的命题,受到作家高度关注并在东北文坛得以迅速的发展,草明、萧军、艾芜、雷加、舒群、白朗等一批老作家和李云德、程树榛、韩统良、韶华、于敏、罗丹、吕中山、郭先红、张天民、高士心、徐光夫、朱赞平、谢挺宇、陈淼等年轻一代作家,先后投入反映东北工业建设的小说创作。
   就整体而言,“十七年”东北工业小说创作群体,在践行“服务于人民革命与建设事业”创作方针的过程中,其作品彰显出鲜明的社会价值和教化功能,同时表现出鲜明的“政党政治”取向,艺术地解读国家政策成为他们的创作追求和艺术自觉。诸多作品呈现出主题相对集中、人物形象系列和叙事方法的模式化特点。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十七年”时期延安文艺传统对文艺的规范所致。政治乌托邦所幻想的理想人生样态遮蔽了真实的日常生活逻辑,以至于创作呈具出强烈的政治指向性。“十七年”时期在东北从事工业小说创作的作家,由于对工业生产生活缺乏理性的认知、艺术的感悟和直接的日常生活经验,也造成了他们表现的虚弱。这最终导致了“十七年”东北工业小说呈现出一种主观意图和真实性之间的矛盾,在文本内部产生出一种离心性,以至文本呈现出自我解构的趋势,作品的真实性、艺术性和趣味性遭到消解。
   本论文主要分五部分:
   第一、二、三章剖析“十七年”东北工业小说的三个特点:主题类型的政治取向、人物形象系列的二元对立、小说叙事方法的模式化。
   第四章具体分析前述三个特点所形成的原因,即:在延安文艺传统的外力规训下,政治乌托邦想象和作家对工业文明缺乏理解所导致的文本写作的一元化创作趋势。
   第五章具体分析了“十七年”东北工业小说中内蕴的解构性因素,显示文本是如何在真实性和主观意图矛盾合力下进行自我解构,并导致创作的主观意图破产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