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语兼语句与英语复合宾语句的对比研究
【6h】

汉语兼语句与英语复合宾语句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引言

一、解题及研究意义

(一)解题

(二)研究意义

二、本选题相关研究现状

(一)兼语句本体研究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兼语句研究

(三)兼语句与英语复合宾语句对比研究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本文研究工作

(一)研究内容

(二)本文理论背景说明

(三)语料说明

第二章 兼语句与复合宾语句句法层面对比研究

一、句子成分对比

(一)主语部分对比

(二)谓语部分对比

(三)兼语部分与宾语部分对比

二、造成句法功能异同的文化研究

(一)思维方式的差异

(二)主客关系的差异

第三章 兼语句与复合宾语句语义层面对比研究

一、兼语句中V1、V2和N的语义关系

(一)V1的语义特征

(二)N与V1、V2的语义关系

(三)V2与V1的语义关系

二、复合宾语句中V、C和N的语义关系

(一)V的语义特征

(二)N与V、C的语义关系

三、两种句式语义关系对比

(一)两种句式语义相同之处

(二)两种句式语义不同之处

第四章 兼语句与复合宾语句语用层面对比研究

一、句子语气对比

(一)陈述句

(二)祈使句

(三)疑问句

(四)感叹句

二、语义表达重心和语义表达焦点对比

(一)语义表达重心

(二)语义表达焦点

第五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兼语句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兼语句的偏误问题

(一)兼语句偏误分析

(二)兼语句偏误产生的原因分析

二、教学策略

(一)课堂教学策略

(二)课外学习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兼语句是汉语中一类很有特点的句式,也是语言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中有争议的热点问题之一。复合宾语句也是英语中一类很有特点的句式,它与汉语兼语句有相似之处,又有所不同。前人对这两种句式已经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但在语义、语用层面研究得不够深入。本文以“三个平面”理论为基础,主要从语义、语用两个层面对这两种句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探寻了制约这两种句式成活的因素,分析了两种句式在编写对外汉语教材时易产生偏误的原因。希望该研究成果能对对外汉语教师和留学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的研究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分类概述和客观评价。
   第二章从句法层面对两种句型进行了对比。本章分别对两种句型的主语部分、谓语部分及兼语部分与宾语部分等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
   第三章从语义层面对两种句型进行了对比。本章分别对汉语兼语句和英语复合宾语句中主要的句法成分的语义做了研究,进一步对比了两种句型语义的异同。
   第四章从语用层面对两种句型进行了对比。本章分别从句子语气、句子语义表达焦点以及句子语义表达重心等三方面对比研究了两种句型的异同,并探寻了制约这两种句式成活的因素。
   第五章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兼语句的偏误分析和教学策略。本章对汉语兼语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产生的偏误进行了总结分析,阐述了两种句式在编写对外汉语教材时易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根据偏误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最后一部分是结语。结语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并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减少兼语句偏误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