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原型的视角解读托尼·莫里森的《宠儿》
【6h】

从原型的视角解读托尼·莫里森的《宠儿》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I INTRODUCTION

A. An Introduction to Toni Morrison and Her Beloved

B. An Introduction to Archetype and Archetypal Criticism

C. Thesis Statement

CHAPTER II CHARACTER ARCHETYPES IN BELOVED

A. The Great Mother Archetype

B. Scapegoat Archetype

C. Avenger Archetype

D. Redeemer Character

E. A Summary

CHAPTER III“EVENT”ARCHETYPES IN BELOVED

A. The Ritual Archetype

B. The Death and Rebirth Archetype

C. The“Two Great Escapes”Archetypes

D. A Summary

CHAPTER IV CONCLUSION

A. The Main Findings

B.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ain Findings

C. Implications

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托尼·莫里森是著名的美国黑人女作家之一。她的主要代表作《宠儿》,《爵士乐》和《天堂》被誉为美国黑人文学的历史三部曲。莫里森于1993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她的长篇代表作之一《宠儿》是她创作生涯中的巅峰之作。
  本文试图从原型批评这个理论出发,对《宠儿》这部作品进行分析解读。以卡尔·荣格和诺斯洛普·弗莱的原型理论为基础,探求人类的共性问题:自由,母爱,生与死,再生等。文章对文本中畸形的母爱,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以及奴隶制给他们带来的创伤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文章包含四个章节:第一章综述了国内外对《宠儿》这部作品的研究成果并分析了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第二章对典型的大母神,替罪羊,复仇者和救赎者人物原型进行剖析,窥探了美国黑奴的悲惨命运和在奴隶制下畸形的母爱。第三章探讨了小说中的事件原型,揭示出黑人奴隶对爱的表达以及对自由的渴望。第四章讨论了原型的普遍性以及在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共性。

著录项

  • 作者

    关孟昶;

  •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 学科 英语语言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范革新;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I712.074;
  •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小说创作; 托尼·莫里森; 《宠儿》;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