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认知负荷理论在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6h】

认知负荷理论在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Present Study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 Study

1.3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Cognitive Load Theory

2.2 English Writing

2.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Load Theory and English Writing

2.4 Previous Studies of CLT on Language Instruction

Chapter 3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Subjects

3.3 Instruments

3.4 Research Procedures

3.5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Chapter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The Results

4.2 Discussion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Main Findings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5.2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5.3 Suggestion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es

参考文献

Appendix A:

Appendix B:

Appendix C:

Appendix D:

展开▼

摘要

认知负荷理论是 Sweller(1998)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对认知负荷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学习与人类认知资源体系调整一致时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因此,本文在认知负荷理论的视角下从资源配置角度探讨如何改进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方法以及这种方法对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
  在国内,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总体水平不高,而且英语写作一直是英语教学中较薄弱的环节。虽然近年来研究学者对写作教学做了富有成效的研究,但是很少从认知负荷角度进行。因此,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和探讨认知负荷理论能否完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基于实证研究的目的和相关理论的支撑,本文提出了如下研究问题:
  1.认知负荷理论为依托的教学方法能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基于认知负荷理论为依托教学方法,学生在结构,内容和词汇哪个层面写作水平提高的效果最明显?
  3.学生对认知负荷理论为依托的教学的感知如何?
  本文以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刚完成大学一年级英语学习任务的42名国际物流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测试,问卷以及访谈为研究工具。实验持续了13周。本研究把调查问卷,前测后测结果的定量分析和访谈结果的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最终获得了主要研究结果。
  1.认知负荷理论教学方法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有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
  2.在三个写作层面上,结构层面和内容层面的写作水平提高效果明显;词汇层面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3.同时,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可知,学生对认知负荷写作教学模式持积极态度。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小组讨论,例文分析和同伴互评作文等。
  结合实证研究的结果和作者的教学实践,本文对今后教学提出了几点教学启示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