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扎根理论的孤儿心理弹性的研究——以辽宁省光明学校为例
【6h】

基于扎根理论的孤儿心理弹性的研究——以辽宁省光明学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关于孤儿的研究

2 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

3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4 已有研究不足

5 问题提出

6 研究内容

7 研究意义

8.创新点

第二部分 调查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 访谈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孤儿心理弹性调查研究结果的分析

2 孤儿心理弹性访谈研究结果分析

第五部分 结论

第六部分 建议

1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看待孤儿心理健康

2 对孤儿学生的建议

3 对教师的建议

4 对学校的建议

第七部分 研究不足与展望

1研究不足

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

附录二:孤儿心理弹性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历及其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弹性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心理弹性是个体应对压力的重要资源,是个体在应对压力、挫折后恢复正常状态的能力,多关注个体在面对不利情境时的积极适应的过程。孤儿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关于其心理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研究大多关注的是孤儿的交往障碍、适应障碍等消极方面,忽略了对他们积极心理特征的探究。因此,本研究试图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关注孤儿的心理弹性,了解孤儿心理弹性现状,并揭示孤儿心理弹性内在保护因素。
  研究首先随机抽查了辽宁省光明学校100名孤儿,运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测量孤儿心理弹性现状及特点;然后本文基于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的思想和方法,根据自拟访谈提纲,采用随机与自愿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中35名孤儿进行了深度访谈,然后对访谈录音进行逐字转录,随即借助质性研究软件 Nvivo10.0并运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将整理出的文本材料进行系统的编码和分析,进而揭示孤儿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
  1、孤儿心理弹性现状调查结果:
  (1)孤儿心理弹性总体状况良好,其中学校支持在各个因子中的得分最高;
  (2)孤儿心理弹性及其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是不显著的;
  (3)孤儿心理弹性的学校支持在年级上的差异显著;
  (4)孤儿心理弹性总分,以及积极认知、人际支持、学校支持三个因子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显著。
  2、孤儿心理弹性访谈研究结果:
  孤儿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主要从个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加以考虑,共包括四大因素,九个因子。
  (1)个人内部保护因素主要从积极认知、情绪控制和目标支持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情绪控制包括:情绪宣泄、对负性情绪的调整;
  积极认知包括:对逆境的辩证看法、有效应对逆境的品质;
  目标支持包括:目标制定情况、目标在逆境中的作用。
  (2)外部保护性因素主要是指人际协助。
  人际协助:同伴支持、老师支持、家长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