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过程中教师适应行为的调查研究
【6h】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过程中教师适应行为的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

(一)幼儿园从旧《纲要》到新《纲要》的社会背景

(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理论基础

(三)、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四)、关于《纲要》实施过程中教师适应行为的界定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及工具

(三)研究过程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纲要》实施过程中教师适应行为的调查结果分析

1、教师的儿童观

2、教师的专业素质

3、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与实施

4、新的教育评价观

5、幼儿教育整体观

四讨论

(一)、对儿童的认识是实施《纲要》的重要前提

1、儿童是发展的主体

2、儿童通过自主建构进行学习

3、儿童的学习内容及组织

4、儿童的发展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二)、幼儿教师的主体性发挥是实施《纲要》的重要保障

五结论

(一)、更新个体素质观

(二)、采用教育评价的手段监督教育改革的实施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四)、视教育活动为整体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过程中教师适应行为的调查”问卷统计表

附录二:原始统计报表

鸣谢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教育部于2001年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作为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指南,以指导幼儿教师将幼儿园教育规程的新思想和新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纲要》所体现出的新的课程理念、新的儿童发展观、新的课程评价观对工作在第一线的幼儿教师产生了较大冲击.《纲要》中的教育思想最终都会转化为对幼儿教师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在观念上变化,相应地也要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根据社会环境条件改变自身.然而这种转变不是朝夕即成的.本论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对青海省1 5所幼儿园教师进行新《纲要》实施过程中教师适应行为的调查,围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