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以辽阳市为例
【6h】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以辽阳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1.职业倦怠理论研究

2.教师职业倦怠理论研究

3.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

4.教师职业发展理论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一)本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

1.本研究相关的核心概念

2.本研究的测量量表:Maslách职业倦怠量表(MBI-GS)

3.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调查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统计

(二)辽阳市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

1.职业倦怠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研究

2.教师职业倦怠基本情况

3.各维度得分频数分布图

4.人口学变量(demography variable)与职业倦怠的相关

(三)教龄及各人口学变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1.教龄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

2.以教龄为背景的人口学变量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

(四)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压力源分析

1、教师压力各层面及与职业倦怠三因子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2.导致教师职业倦怠三因子压力源的分析

(五)访谈结果分析

四、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1.社会因素

2.职业因素

3.学校因素

4.个人因素

(三)有效缓解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及建议

1.社会应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投入,形成社会支持网络

2.学校应该加强文化建设,建立良性支援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心态调查问卷

后记

展开▼

摘要

职业倦怠是当前心理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当前教育界较为突出和令人担忧的问题。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教师的职业倦怠会对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意义重大。 本研究在文献研究、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基础,以辽阳市为例,将性别和教龄作为主要参数和分析常模,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对辽阳市5个县市区的63所农村小学的共550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从样本中抽取各个年龄段的男女教师各3名总计24名教师,对之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通过实证调查,深入探讨目前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分析他们产生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找到缓解和调适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在对所掌握的研究资料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研究水平,提出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是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包括调查对象的选取,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测试、访谈目标和分析框架的确定。 第三部分是研究结果与分析,根据调查问卷内容和已经确定的分析框架,对接受本次调查的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做总体描述,并根据相关结果分析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第四部分是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