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赤峰境内战国燕北长城调查研究
【6h】

赤峰境内战国燕北长城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一、赤峰境内燕北长城概况

(一)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二)燕北长城在赤蜂境内的分布

1、燕北内线长城

2、燕北外线长城

(三)燕北长城的体系构成及建筑特点

二、燕北长城内线与外线的对比研究

(一)燕北内线长城与外线长城的共性

1、赤峰地区燕北长城内线与外线的分布与走向

2、长城墙体的构筑特点

(二)燕北内线长城与外线长城的差异

三、燕北长城的修建沿革及历史地位

(一)燕北长城的修建沿革

(二)燕北长城的历史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燕北长城是中国建造最早的长城之一,其修筑的起因是出于燕国对于东胡的防范。分布于赤峰境内的燕北长城由燕北内长城和燕北外长城两重体系构成,学术界称为燕北内长城和燕北外长城。其具体走向是西自与河北交壤的喀喇沁入境,东向经元宝山区进入辽宁建平,复经赤峰敖汉进入辽宁北票境内。内外两线长城的建造根据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依势而建。除利用自然地理优势的山险和河险,遗迹比较清晰的筑造方法有石筑、土筑、山险培三种。燕北内线长城相比外线长城设置了更多的烽燧,数量多达40余处,而外线长城的烽燧数量急剧减少。这些烽燧的修建,形成了快速的军情传递系统,加强了边塞的防御能力。 长城线上烽燧的大量出现,是长城从初创走向成熟和完善化的重要标志。和燕北内线长城相比,燕北外线长城向北推移了10~50千米,在建造上要稍晚于内线长城。秦开袭破走东胡,建长城,置五郡,应是燕北内线长城。此后,燕国在打击东胡势力中不断取胜,疆域向北拓展,就又在内长城之北设置修建了另一道防线,即燕北外线长城。燕国为巩固北部边境而修筑的这条长城和所置郡县等一应军政建置与设施,为后来的秦汉政权所全盘承袭。燕北长城作为战国时期兴建的大型军事防御设施,在长城发展史上具有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保卫地区和平环境和农业文明的屏障;是推动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的杠杆;是地区民族融合的纽带;是古代先民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哪个封建王朝修建的长城,都没有作为自己国界的标志,在我国北方生活过的众多游牧民族,他们和汉民族经常接触、频繁交往,共同开发我国北方和东北这块广阔的土地,也从来没有受到过长城的限制。历史上的我国北方各族,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著录项

  • 作者

    郭勇;

  •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 学科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田广林;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国地理;
  • 关键词

    赤峰; 境内; 战国; 北长城;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